【篇一:难忘秋游】
上周,我参加了班里组织的秋游沂源活动,在这里不仅欣赏了沂河的温婉静腻,也大饱了秋韵的金色眼福,还体验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更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力量。
这一天,我们乘车来到沂源——牛郎织女山,刚下车,就被眼前的美景给迷住了。八九点钟的阳光洒在脸上,好似是没有变过强烈的和煦的希望的光。在棵棵杨柳迎风起舞的映衬下,平静的沂河可是美丽之至了。
首先,我们沿着路旁各具特色的枫树走到了牛郎织女洞,迈过高高的门槛,会看到洞口前有个烧香的鼎,周围都是用石头砌成的矮墙,矮墙上端拴着一条铁锁链,分别系着藏有不同心愿的红丝带和小锁头,我也不知道那些锁何时才能打开。接着进洞,石梯很窄也很陡,只能一个个上。二楼的空间很小,只见两座神仙的像摆在中间,几星烛光照亮了他们的面貌,也不知是谁,便让人们虔诚的跪拜祈福。
继续往上走,转过弯,有棵参天大树挺拔地伫立在中央,走近点看,原来是许愿树。“听,是泉水激石的泠泠响”,上面有龙雕喷出的泉水,很净。话不多说,我们直奔山顶。沿途中有许多密而绿的树,阵阵风吹来,发出沙沙的声响。这座山主要有许多的台阶组成,一直都是蜿蜒地往上爬,爬一会腿酸了,歇歇,再跟着前面的步伐继续前进。由于太阳渐渐的升高和身体的疲累,使一些人在心里打退堂鼓了,我和同学们都没有放弃,直至登上山顶才停下来吮吸大自然的新鲜滋味。远眺对面的高山,大吼一声,心中宽阔了好多。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今天终于感受到了,随着速度的加快,我那两腿也开始打哆嗦了。
云卷云舒,时针也走了一圈又一圈,我们去了下个目的地。
去果园里摘苹果是我们最兴奋的事。午后的暖阳慵懒的伸着腰,把枝条上的苹果晒的红彤彤的,个个可爱诱人。大家把早已准备好的纸袋都亮出来,接着就是专心致志摘苹果了。没一会工夫,箱子里、袋子里就装满了苹果,这些都是大家努力奋战的成果,集体的力量就是快,望着一整箱一整箱的苹果搬到车上,不由升起一丝成就感。
很快,夕阳的余晖伴着我们回家。路上,大家有说有笑的度过了今天最后的行程。回到家,感觉真的不一样了,一开始只是高兴、愉快,慢慢地集体的温暖、力量融入了我的心……
【篇二:苹果的故事】
大千世界,万物生长,各显风姿。自然界中万物争春之景煞是美丽,百花怒放,夺人眼球;万树争状,不相上下,独占鳌头者乃家乡特产——沂源苹果。
放眼望去,群山环抱绵延迤逦几百里中坐落着一个秀丽的山村,这是家乡。家乡没有灯红酒绿的夜生活;家乡没有高楼树立的设备;家乡也没有引人入胜的名胜古地。但独具魅力的家乡却仍旧能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中熠熠生辉,只因那备受青睐的沂源苹果生在这,长在这。谁不夸咱家乡美,家乡美在这红彤彤的苹果使人馋,家乡的红苹果如此美味可口那与果农的劳作是息息相关的。
走进家乡的苹果园,不仅会为无限美景流连忘返,也会被苹果的甜香挽留那颗徘徊的心。即使你是日益万里的总理,也请你忙里偷闲一品家乡苹果甜;如果你是无所事事的无业游民,那也请你一品家乡苹果甜,或许它会带给你无限冲锋的动力。
苹果光鲜亮丽的外表,甜美多汁的果肉也许经历沧桑才能获得。苹果的成长历程可说万分艰难。它的成长需要果农的辛勤汗水来浇灌,同时也靠自身顽强的生命力,才能最终长成一个饱满丰实的红苹果,春天到,他努力挣扎着冒出花骨朵忍受着狂风暴雨的侵打,紧紧抓住“大树母亲”的手;因为它要开花;万千子女,这朵花只是其中一个,它不能备受关怀,因此它要努力吸取水分,面向阳光,只有这样,它才会结果;在经历一番风吹雨打后,秋天便是苹果一生的辉煌时期。红彤彤的果实之枝头摇曳生姿,让人忍不住的直流口水。它会被收购,它会被享用,可它默默无闻,因为这就是它的使命。辛苦一年的农民要换来劳动成果,那心里这是美滋滋的。走在大街上,看着路边小摊上的红苹果,真想吆喝一声:“沂源红哩!”
一年四季,万物更替,家乡的天还是那样蓝,云朵还是那样自由,而最夺人眼球的仍是那娃娃脸般的红苹果。无论是天南的还是海北的食客,只要一口咬下,全身几千万毛孔舒畅开来,定格成一幅永不退色的水墨画。如此可口的苹果,品尝一下真是一种口福啊。“劝君莫惜袋中金,一饱口服永无憾。”
苹果有自己艰难的成长历程,才能换来人们的青睐,人生只有不断努力,把握青春,才能令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