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爷爷的二胡】
现在我手上的这把二胡,是个历史悠久的物件,更是爷爷生前最爱的东西。
晚饭后,我们一家人坐在院子的大槐树下乘凉,爷爷拿着二胡,在树下奏出优美的《喜送公粮》,那旋律既优美又动听,惹人喜爱。听爷爷说,这把二胡还是他的父亲送给他的。
小时候,经常放学回还没到家门口就能听到优美的二胡声从院子里传出来,有时激昂、也有时悲伤。当爷爷闲下来的时候,就会兴致勃勃地教我拉二胡,当音筒发出那“吱吱呀呀”曲不成调的声音时,我都恨不得多长出一双手,捂住我的耳朵,可爷爷却陶醉其中,那时不愿意做的事就是拉二胡。有一次,我考试考砸了,独自在房间里闷闷不乐,爷爷便系着腰托,一边奏出优美的旋律,一边跳着自由的舞蹈,让自己变得像喜剧演员一样,不一会儿,我就被逗得破涕而笑了。
春节是爷爷最喜欢的节日,这一天,我们全家欢聚一堂,围坐在桌边,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爷爷喝了点酒就拿出他心爱的二胡拉了起来,大有和春晚一较高低的样子,爷爷的脸上挂着开心的微笑,我们全家都陶醉在爷爷的琴声中,窗外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都淹没在爷爷的琴声中。
爷爷走了,我伤心万分,哭了很久……。爷爷生前把这把二胡送了我,它不是一把普通的二胡了,它陪伴爷爷近一生的时间,见证了爷爷欢喜忧伤,手柄、琴弦、弓子都刻满了我对爷爷的思念和回忆。
【篇二:深入灵魂的热爱】
按逆时针方向轻轻地拧动八音盒底部的黄铜旋钮,松开手的那一瞬间,熟悉且悠扬的乐声缓缓地流淌在我的耳畔,我的心随之变得柔软而幸福。乐声深入我的灵魂,我热爱我的八音盒。
第一个八音盒是我儿时逛庙会时偶然得到的。那是一个纯木质的八音盒,红绿相间,金色勾边儿的顶棚下,三匹雕刻的栩栩如生的白马披着彩色的马鞍,随着华尔兹的节奏上下摇摆旋转。看着它,我的视线再也无法离开。我仿佛置身在游乐园中,坐在旋转木马上,一圈又一圈,音乐伴随着我的笑声。八音盒是我童年的快乐回忆,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八音盒却如同“哈利波特”里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为我开启了通往魔法世界的列车,在我小小的内心种下一颗好奇的种子。
第二个八音盒是我亲手制作的陶瓷八音盒。制作过程中我知道了何为“八音”。原来,在我国古代的《三字经》中早有记载,八音分别是:“匏”“土”“革”“木”“石”“金”“丝”“竹”这八类制作乐器的原料。因此八音盒可以发出笙、竽、埙、鼓、木鱼、钟、铃、琴、瑟、箫、笛等乐器的声音。八音盒是一个及形象又极富色彩的名字。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仅仅只有一个表面有小凸起的音筒和簧片配合,便能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它的神奇,它的简单深深地吸引了我。八音盒里蕴藏着古老的文化、技艺,为我开启了一扇探究知识的大门。
随着时光的流逝,当年那个庙会里出神地凝视着旋转木马八音盒的我慢慢长大,我书柜里的八音盒从一个变成两个,三个……精致的白瓷猫八音盒是我在首尔的小店里一眼爱上的,憨憨的龙猫八音盒是在上海世博会日本馆排了许久才得到的,那块没有任何修饰的原木八音盒是在香港深巷中寻得……每每看到它们我会想起一眼爱上它的惊喜!我会想起烈日下排队的煎熬!我会想起小巷里寻觅的欢乐!八音盒是我最好的旅伴,见证了那一段段美好的旅程。
当我学习至深夜时,当我遭遇考试失利而沮丧时,当我和妈妈发生争执而苦恼时,我会情不自禁地转动发条,当乐声想起的那一刻,我便会忘却所有的烦恼与疲惫,八音盒像是陪伴我成长的朋友,又像是鼓励我前行的师长……
若干年后,夕阳的余辉徐徐洒入窗户,屋中的八音盒一点一点蒙上金光,我弓着腰,推了推老花镜,拿着旧羊皮布,颤巍巍、轻轻地擦拭着每一个八音盒,仿佛小心呵护着自己的孩子,然后轻轻地拧动发条,静静地等待那深入灵魂的乐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