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游避暑山庄】
放暑假了,家人要带我去承德避暑山庄旅游,我一听来了兴致,我记得老师给我们讲过,他是举世闻名的山庄,皇帝曾经住过的地方,我能来此一游,别提有多高兴了。
假期的一天,我坐上了承德的列车,我的思绪一直沉寂在对避暑山庄的遐想中,仿佛看到当年皇族坐着龙辇,周围官客拥簇威风凛凛地向山庄前行。而今,我也可以如他们一样清晰、真切、用情的感受祖国的美景了。一陈微风拂面而来,炎热的感觉瞬间消散,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我从心里大喊一声:“承德,我来了!”
踏进这座闻名遐迩的皇家园林,首先看见的是大门上方的蓝色牌匾,上面有四个字——避暑山庄,据说这是康熙亲笔提写的。我们来到了风景区,这里浓缩了祖国秀美的风光,塞北的草原,江南的水乡。一座山上顶立着一块巨石,这就是最有名的棒槌山了。我最喜欢的是烟雨楼,烟雨楼是乾隆皇帝在位四十五年仿造了浙江嘉兴烟雨楼而修的。听导游介绍《还珠格格》中一些情景就是在这里拍的,小燕子书房斋就在那里,而且在烟雨楼走廊里还保存着很好看的古装。山庄里湖水晶莹剔透、波光粼粼、鱼儿欢快的游动着,荷叶像一把雨伞遮住了湖面,粉红色的荷花亭亭玉立。像害羞的少女,倾听游客的赞美,长廊连着别致的凉亭,岸边杨柳青青随风摇摆,湖光山色,遥相呼应,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卷。
在短短的的一天时间里,无法欣赏山庄的全貌,但是我们感受到了他的秀丽典雅。
这次避暑山庄一游,为我的暑假生活增添了无尽的乐趣。山庄的美好深深印在我心中,我期待着下一次的山庄一行。
【篇二:九峰公园】
黄岩有个著名的公园叫九峰公园,坐落在九峰山下。它是个著名景点,也是市民休闲时的好去处。
走进西门,就看见了十棵像卫士一样站得笔直的银杏树整齐地排成两列,好像在守卫着九峰公园和九峰山。它们的中间有一块大石头,上面有郭沫若题写的几个字:九峰公园。
道路两旁还有几个花坛,花坛里种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有枝繁叶茂、五彩缤纷的锦紫苏;有不畏寒冷、依然怒放的万寿菊;有快要凋零却小巧玲珑的蓝猪耳……
花坛的前面就是烟雨湖了。下雨天,雨打在湖面上,形成了波纹,使岸边的烟雨楼、植物、山峰的倒影变得模模糊糊的。湖上还有一座桥,桥顶上刻着精美的双龙戏珠图案。
九峰公园不但有美丽的烟雨湖,而且有雄伟的建筑——瑞隆感应塔。它一共有七层,八个面,全部用青砖建成,底层的墙面上有八个龛,是用来放佛像的。它的历史很悠久,古时塔内还珍藏了铁函和贝叶经呢!因此,它在1997年被列入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升级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每当冬天来临,九峰公园最美的地方就是报春园了。报春园里有各种各样的梅树:有的像一个下跪的人,有的像一只可爱的小鹿,有的像一艘龙船……千姿百态,奇妙极了。
九峰公园真是黄岩一颗璀璨的明珠。
【篇三:家乡的雨】
喜欢江南的雨,家乡的雨,轻盈淡雅,让我如痴如醉。
家乡的雨,如牛毛,如细丝,密密斜织着,如烟似梦,为家乡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朦胧的江南的家乡最有意境,别有一番诗意。
家乡的雨在那诗的意境里。这些柔和的雨给予诗人们灵感。你听:“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是戴望舒在雨中留下的动人的一幕。江南家乡的雨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因为它是那么的如诗如画。
如果说是戴望舒成就了雨中的小巷,那么,雨中的烟雨楼的成就者就是杜牧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么一个朦胧、动人心弦的场景让人忍不住想象站在雨中的楼台上,观看那迷人的雨景。
家乡的雨是惆怅的。在梅雨时节,细细绵绵的雨丝像掉不完的银线,淅淅沥沥地从早落到晚。这时,我们的情感最容易变得忧愁,因为那细雨萦绕着我们的思绪,让我们的心飘回过往。想起那些忧伤的过往,在那个潮湿的季节,在家乡的雨中,我不禁不住撑着雨伞,在朦朦胧胧的雨界中忧伤、怀念,尽情享受雨的惆怅。
家乡的雨是柔和的。雨一下就是几天,这些小雨慢慢渗入泥土,地面上渐渐溢出的芬芳。难怪都说江南的女孩是美丽温柔的,在这么柔和的雨的滋润下,怎么会不亮丽呢?
江南的雨是轻盈淡雅的。下雨的时候,整个天空都笼罩在朦胧的烟雾里,淡淡的,清清的。每当柔柔的细雨轻轻飘过这个古朴的小镇,我会觉得我的家乡很美,美中带着丝丝的忧郁,美得让我心动。
家乡的雨,如诗,如画,如梦。家乡的雨是婉约的,轻盈的,淡雅的。我喜欢这家乡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