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墨染花韵】
那梦,那路。路在延伸,路在行走。那静洁的不染,伫立于此。分不清前方会有何物,但只要笔直前行,就那墨染的花韵。——题记
一滴墨色滴落于宣纸,晕染。那世世的浮沉也沉淀于此。那为菊的百花凋零我独开,此是莲的出淤泥而不染,亦是梅的孤傲与独寒。一缕墨韵,染遍了那高傲。长歌若雪。
菊
钟情于那淡然的菊。
它在深秋绽放,百花不敌其韵,百浓不足其淡。它的淡然,是不染于尘世的仙,是那一刻舒张的傲骨。连未来也没了颜色。
他,自嘲以无世;他,淡笑看云烟;他,清苦求自乐。他的路,荆棘满布,他的心,淡若浮世。他原也立志千古流芳于世,愿做人之豪杰。命运,却一再与他开着玩笑,他也唯恐苍天有欺。
那菊,清淡而飘扬的香,是不足为世的奇。它于淡然中舒展了花叶,不畏艰苦,自成一人。他,便为五柳。
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他在路上,翻转着年轮。他隐居于山,最爱以菊。"菊,花之隐逸者也。"他的菊,清雅淡泊,如他,不图牡丹。他于天上,淡泊明志,愿宁静者长存。那飘忽的桃花源,是他以寄望,那风与月下的菊与酒,是他以潇洒。白云苍狗,他以浓墨淡菊施以粉饰,望太平,望征途,望出路。
它不与牡丹争艳,从尘世中挺拔,它可以独留一片暗香。
他于桃花源的弥漫之中踱步,吟唱连泪也不及的歌谣,他未绝望,他从未绝望。因为他明白天无绝人之路,因为他知道无论如何都会有一片宁静淡泊之地于他心中等待。他笑啊,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他说,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又何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啊,他啊,为何在桃花源里长叹于世呢。
那是菊啊,那不与尘世染指的菊,在墨与纸的交锋中,淡然如歌,隐匿如画。
于是,我独自开来。
莲
莲,出污泥而不染。
他有着一身铮铮铁骨,他,孤独弃于世,他是半个盛唐,他是一朵青莲。他不甘世俗,不甘污泥,他挺拔而出,他于盛唐亭亭净植。
它出自泥,却如此之亭亭净植,墨犹染花韵,它不沾染尘世的点滴似,伫立于那似乎遥远的东方,那墨韵之中。
他似孤独,他月下独酌,他举杯邀了明月,却何奈对影成了三人。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是属于他的离愁,他是一朵莲,他是一轮月,莲月相映,织就了他那属于未来的梦。
如何似它?它是一种清淡的美,无与伦比的不染。它似乎只能出自那清冷的一缕墨韵。
他自诩青莲居士,自嘲白发三千丈,谁又能理解他的泪,他的自嘲,他的明月?只笔一挥,倒了那樽酒,洒于纸,却不染。如他,他的未来,不染尘,不染泪,似生来如此豪迈。他一株莲,中通外直。醉了酒,他挥笔,就如此。句句啼血,句句哀切。他生于酒,死于酒,谁听不见他的哀伤?他是一朵无与伦比的青莲,在双眼迷离中迷失了未来的颜色。
那一缕粉色的晕染,那如雪般的纯净,那不染于尘的身姿。它为花之君子,亦是花之不染。
他举杯啊,望岁月能成全,能给予他一笑,一泪,半扇悠凉。他的未来是被梦编织的,他的雄心,他的傲然,是那沉厚的绽开。他让高力士与其脱靴,他让贵妃为其研墨。墨点飞溅,染出了一株自傲的莲,染出了一双渴望的手。他的染,染青莲,染太白。我自成仙。那路,是否也被残酷吞噬?他绣口一吐,便成半个盛唐。
它在月下轻盈摇曳,起舞,长身玉立。
于是,我不染于尘。
梅
梅天生有一种孤高与傲寒。
她娇艳,她傲寒,她独开;她溅泪,她柔弱,她无助。花自飘零水自流,她说她会好好易安。荷已残香已销,谁人能把她眉舒?缠绕了心头。她的未来本应多彩,再回首,却是国破家亡夫病逝,只留她一人冷冷清清独自轮回光景。
那明艳的红,那独来的香,是它的证明。它是那岁寒之花,虽历尽磨难,却抵不住它开放那如火的热情。
她是大宋的一剪梅,却掩不住红艳之下的点点泪痕。曾经,被那一卷席湮灭去了,未来,路却还很长。她要傲寒独开,哪怕只能借酒消愁,却无奈酒醒愁更愁。她妄想过云中谁寄锦书来,却无果。举墨成了春秋,染指太过美好的未来。
她是一朵红梅,她是一滴悲泪,她是命运开的玩笑,一个注定的孤寂。但她是一朵梅,遥知不是雪,为有那暗香来。
红藕香残玉簟秋,她于月满西楼时,如歌,如泣。她要易安,她便是易安。
它是雪中那无法比拟的一抹明艳,一抹炽热的心情。即使它的身边全是冰冷,它也会炽热依然。
那是梅啊,那是花之傲然,它有那严寒中的一尽春色,炽热如火。它浅笑于雪。
于是,我似素梅踏雪。
兰
我要成为那圣洁的兰。
似莲般不染,似菊般高雅,似梅般傲寒。
我要傲然面对磨难,我前方的路,还很长。路上的梦与痛也在不断延伸。世事无常,我从不知下一秒将会发生什么,何时,何处,如何,但我要前行。
在雨露的呵护中成长,兰,必定是君子。当它舒缓地伸展着花叶,高挺着身躯,淡香中便透上了傲然。
我是苞,是芽。我不服输,要坦然直面,我,是君子。美好的未来,只能靠自己的双手,一点点染成。我,一株兰,稚嫩,坚强。
我在风雨中逆行,我明白前方是怎样的狂风骤雨,但我也明白,狂风过后是彩虹,定会开出最美好的未来。
爱它的淡与傲,在风中传来的阵阵清香,如一缕久违的墨韵,在凡世间循回流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它清香,淡然,亭亭玉立。
白玉似的身躯在梦与泪的交接,我未来的路中摇曳,浅笑,释放最美丽的傲然与最明亮的未来。
于是,我好似君子。
墨,在花韵中舒展,东方古老的吟唱萦绕耳畔。我手捧一卷书,走在来时路。路在延伸,分不清前方有何物,但只要笔直向前走,就是傲然。
我微微挺直了腰身。
【篇二:寻花初夏】
在不知不觉中春天走了,不知为何春天总是短暂的,冬夏之间春来的悄声而暧昧,当人们想去追忆时,只能从花上找寻了。
今天是母亲节,我下楼去寻花,我一定要找到花中最美最灿烂的一枝献给妈妈。5月是春夏之交,天气热而多风,算不得舒适,对花也亦然,我希冀花能坚持一下,不要过早枯萎吧。
在学校操场的围栏上爬满了色彩鲜亮的月季,我满心欢喜地走近,却发现早已被夏占了先机,褶皱的花瓣上遍布着夏的痕迹,那花瓣的边缘已有些枯焦,春正一点点的被挤出去,春天还在负隅地抵抗,可夏天岂会放过?终于,那花瓣被热风卷走,消失在夏天的毁灭里。
继续寻找,我又在学校的花园里找到一树紫花,鼻子凑去,闻到了空谷幽兰的香气,在树的庇荫下,花瓣并没有焦灼,这花是个不错的选择,伸手过去却被刺到了两丈开外,定睛再看,这花变得冷漠了,决绝了。这种花是不能送给母亲的。
在草地上又发现几朵雏菊。这种黄黄嫩嫩的颜色真是惹人爱怜,看着它们在风中依偎,于心不忍,只得作罢。容光楼下的草丛合抱,本是有几株牵牛花的,如今竟遍寻不见,它们大大小小的碗公,是不是也将夏日的炎热噙满,逃跑了呢?
夏日啊,你真是不作美!校园里的羸弱花朵,只能在你的威严下苟喘残活。找不到合适的花,我只得回家,走到便利店门口,那一树的烂漫橘红闯入了我的眼帘,竟让我不得不驻足凝望。“五月榴花照眼明”,那树上挂着的一盏盏小红灯笼,迎着夏日,正开得恣意。它与火热的太阳平分夏色,一时竟摄人心神,震撼失语。
在这万花难现,群芳凋谢的日子,也许只有它才能把春天的美丽、菁华诠注吧。也只有它,才最适合在这个日子献给母亲。失落的花韵,它一人担当,找不到的春天,它全部展现。
而这番长久的热情,教我如何不爱她?
【篇三:赏菊】
踏着玲珑的秋光,行走在轻风徐来的小路上。掩映在草丛中的野菊花散发出阵阵馨香。阳光照在水面上,折射出一个柔和的光晕。偶尔有几只调皮的水鸟从树枝上跃进湖里,水面上便漾起一圈圈涟漪。
园里,菊花开得恣意。有线儿般绕成一个绒球的,有烟花般肆意绽放的,有勺儿般弯曲、紧贴花萼的……但那花韵却是一致的——泛着阳光般淡淡的金黄。置于一片芬芳里,紫的淡雅,白的纯粹,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缕缕清香袭来,好不惬意。一枝孤芳自赏,成片更是绚烂夺目。但无一都是那样素雅婀娜、袅娜娉婷。若可以,愿永远陶醉在这旖旎的风景里。
菊花自古就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青睐。它咏物、咏志、喻人,品格坚强、高洁。正所谓“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代诗人元稹所钦佩的,正是菊花这种高尚的品格。深秋严寒,而菊花,经过雨露霜染,依然绽放,为清冷又稍带落寞的秋天增添了一抹清丽的色彩。“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来耐岁寒。”菊花不惧秋霜,正如诗人一样,在重重困境中依旧傲骨、高洁,不屈不挠。
阳光路上,菊花清雅娴静,煞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