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书籍相关作文

【篇一:被改变的阅读方式】

何为碎片式阅读?——从字面上理解,便是零碎的,没有计划,没有目的的阅读,完全凭借自己的兴趣去选择所要阅读的材料或文章。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手机的普及使用,电子阅读逐渐代替着人们对传统纸质书籍的需求,打击着纸质书籍的市场。各种阅读网站,各类阅读软件的兴起,使得人们越发忽略传承古老而悠久的纸质书籍的重要性。

因为在我们看来,方便快捷的电子阅读可以很好地利用我们空余的时间,并且不受空间,地点的限制,无论何时何地,拿了手机便可以进行阅读。它不想纸质书籍必须连贯着阅读,对于电子阅读,只挑感兴趣的部分阅读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一旦没有时间,立刻放下手机便可以开始工作。但,这样的阅读真的好吗?

其实,对于纸质书籍的理解性阅读与在互联网上只是为了获取信息的阅读还是存在很大差别的。碎片化的阅读相当于是一把双刃剑,只要你不会随波逐流,不去随意附和,而是时刻保持着自己清醒的头脑,那么,它便是有益的。反之,你看到了信息,只是在笑,笑过之后头脑里没有任何信息,那你就纯粹是在浪费时间,也就请不要打着“我要利用好每一分钟的时间”这样的幌子来欺骗自己!就如学者费勇所说“我不排斥碎片化时代,我们应该考虑怎么样才能把自己修炼的更完美。”虽说碎片式阅读有利有弊,但在我看来,弊无异于比利更为明显。读一本纸质书籍,想完全读懂它,仅靠两三天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考验我们耐心的时候了。而电子阅读,碎片式阅读却完全不需要耐心,就以手机上的新闻为例,浏览一个界面只需要几分钟,甚至是几十秒,那么停留在每条界面上的注意力只有几秒,而这显然不足以让你理解文章内容。不间断地扫视,翻阅,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阅读,退出——这个过程往往是在手机上阅读消息的人最喜欢做的事。久而久之你就失去了耐心,也就无法沉浸到一本优秀的纸质书籍所营造的世界中去了。所以互联网在给我们提供信息的同时,也在不断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

现如今,身处碎片时代的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篇二: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随着互联网的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崇尚碎片化的生活。

现在的人们,最离不开的东西便是自己的手机,走在大马路上,随处可见“低头族”的身影。他们都沉浸在手机聊天等社交活动中。如果你上班是坐地铁,那么你会发现,大多数的上班族都手持一部手机,他们各顾各的聊天、看电视连续剧、玩手机游戏……

如此看来,碎片化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心态与认知。人们都认为,玩手机是一种时尚,是一种社会特有的现象。

就那读书来说。原先,在网络没有发达的情况下,大家都会跑去书店、图书馆阅读书籍。而如今科技如此发达,人们再也不用出门就可以在网上阅读电子书籍。这样既方便又简单,何乐而不为。

可电子书籍和纸质书籍真的没有区别吗?当然不是。电子书籍虽然方便,可透过屏幕看书,长时间光线的辐射很容易对眼睛造成伤害,而且网络上很多书籍都是毫无价值的,因为什么人都可以发表文章。而纸质的书籍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去发行的。有时当你捧着一本书静静地阅读,真的是一种放松,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当对于你捧着一个冷冰冰的电子设备。纸质书籍让我们在思想上不会有太多的杂念。读书要学会选择好的书籍并且要细细咀嚼文章的精华,而不是看一眼就过去了,什么印象都没有。

倘若不重视“心灵之书”的残毒,只读“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对个体的发展可能是有害的。诚然,书店里的读者身份各异,有着截然不同的社会地位,但在精神层面上,他们享有平等的权利。

正如赫尔曼黑塞所言: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给你带来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变成你自己。确实,碎片化的读书不能在精神层面上给予我们关怀;碎片化的生活也不会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幸福。有些人一生碌碌无为,盲目疲惫的度过碎片化的一生,也就这么死去。这样他来到世界对他而言又有什么意义?

请告别碎片化的生活,重拾纯净的灵魂。

我想起在《德米安:彷徨少年时》里,赫尔曼黑塞的这样一句话:“对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回归真实,便要找到自我。我们在碎片化的生活里越陷越深,渐渐迷失了自我。而我们现在要做的便是,全心全意坚守心中的新年,不忘初心,回归本真。

请告别碎片化的生活,重回本真社会。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