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读懂竹林】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竹林,只见一片悠悠的淡绿色,像一片瀑布,从地上升腾而起,不见其顶部,也不见其深处,只是深深浅浅的绿,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绿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白光,就像迸溅的水花,那是竹笋新生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是春红已谢,没有观竹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片挺拔的,绿绿的竹林。竹子一棵挨着一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生长!”它们在笑。
“我在拔节!”它们嚷嚷。
每一棵竹都是上面挺拔,下面生长。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绿色沉淀下来,沉淀在竹子里。竹子鼓鼓的,头尖尖的,好像有什么琼浆玉液,我凑上去,想一看究竟,竹子是否中空。
但我没有看,因为我不会砍断竹子。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片竹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头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带走了我这些时一直压在我身上的悲伤与郁闷。那是关于我学习上的付出与收获,关于生活中的得到与失去。我沉浸在盛开的竹林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
这里除了淡雅,还有泥土芳香。连空气也似乎是淡绿色的。梦幻一般地轻轻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小区后院从前有片小竹林,它们长得也很高但从来都是稀疏的,没有竹林真正的气概。后来,物业把它们砍了,改种有名的花:牡丹,月季……而第二年春天,春雨过后,又有一个小小的尖尖的脑袋钻破了土壤,那是去年遗留的一棵小小的种子,为了证明自己的坚强,风雨无阻,突破土壤,证明了自己。
我感到欢,又感到悲。过了一年,竹子又长大了,而且长得又高又大,十分挺拔,长了粗壮的枝干,不断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在这一片淡绿的竹林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我终于读懂了这一片竹林,它在告诉我关于生命的坚强,关于得失的淡然……
在一片绿色的希望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篇二:雨天】
我喜欢压抑的阴天,悠然的雨天。
自古逢雨悲寂寥,我言阴云胜艳阳。
无数商家喇叭嘈杂的推销声,汽车肆意的鸣笛以及午时的“欢庆鞭炮”混杂的交响曲,在艳阳高照之下扩大了数倍不止,于我胸廓里,脑海中不断鼓荡,使我极易烦躁,空气中似乎总有尘土飞扬……
而万里阴云却拥有着比蓝天更宽广的胸怀。一到阴天,可能是“心理作用”吧,阴云似乎吸收了所有地面上的喧嚣,我在阴天总听不到闹得我头昏的喇叭声,而孩子们的欢叫,却久久荡漾在我心头。终于,我不用再眯缝着眼睛烦躁地仰望上空。白灰色的云犹如波浪,在浪与浪之间的沟壑,透着温柔的白光……一切都那么和谐,在那刻,文字的描绘是如此的渺小……
艳阳所在的蓝天没有阴云的深沉,可在嘈杂闹市之上的蓝天所独有的深邃,又何值分文?
若在阴云之下,多了柔柔雨水,那又是何等的境界!
我总是在雨天遥望雨天,回味雨天……
古时文人观竹而思绪纷飞,现今闲人听雨而心如止水。我盯着天气预报,期盼着明天雨的到来,却陷入上次雨归大地的回忆。
我记得清楚,上次雨洗涤大地时,我正为朗诵比赛的事儿而奔波。坐在车中,风疯狂地从窗口窜入,肆意拍打着我衣襟。丝丝冰凉的细线,柔和地点在我脸颊上,耳边“氤氲”着舒缓的音乐,那刻,精神抖擞而又昏昏沉沉……我似乎还蜷缩在无忧无虑的生命起点……
放眼而望,连绵的青山如蛇背,缓缓前行。田野只留一片被打湿了,洁净的绿色,近处山林被较快地向后拉去。眼前葱葱浓绿如涛涛河水滚滚而去。
雨下,一切都那么有诗意。窗内,掠去所有忧愁的风,沉淀人心的音乐,挑逗着我触觉的雨丝。窗外,潮湿、沉默着的土地,粗壮、屹立着的树干,连绵、壮阔的青山……金樽清酒斗十千的李白,头戴草帽脚踏草鞋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昏沉地卧在床上却心忧海棠花的李清照,此时仿佛都在这山林中……这雨让我心生一问:我到底身处何方?
阴雨天总是让我沉静下来,让我细品自己的心灵深处。雨丝连成线,将我的呼吸与心跳与自然相连,我或许没有诗人一般人物合一,随想万般,但这份情怀,我懂就足够!
而此时,窗缝拉着潮湿的凉风,溜进我心中,耳畔只留残雨之声未绝,寒蝉之鸣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