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者相关作文

【篇一:坚持自己的梦想】

作文课上,小朋友满怀激情地写下自己宏伟的梦想——拥有一座占地十余顷的庄园以及园内齐全的娱乐设施。然而,老师却批评他的梦想是空想并打了个大大的“E”,令他重写。然而小朋友决不妥协,多年后,他竟真的实现了梦想,令那位老师自责不已。是什么让这个小朋友不顾不解与批评最终圆梦?是他对梦想的坚持。因此,我们要坚持自己的梦想。

我们不禁去想,是什么让这位小朋友的梦想免于被成绩改掉,让他成为唯一一个保留自己梦想的人?坚持梦想,论其本质,源于他对现实有乐观与自信,在追梦途中有坚定的信念。正因为他对现实的乐观与自信,使他不同于保守地看待现实,看低学生潜力的老师,敢于坚持梦想切合实际;正因他对追梦的坚定信念,使他不顾老师的批评与否定,敢于坚持梦想执着追寻。正如茅盾所说:“对于现实保有清醒的理解的人,自然对于将来也不会失却信心。”我们比小朋友经历了更多的失败与挫折,自认为对现实抱有更清醒的认识,其实我们应审视自己,我们相比之下是否缺失了乐观看待现实的态度?缺乏乐观的心灵不会对现实保有真正清醒的理解,自然会放弃那些看似不切实际的梦而趋于平凡。坚持自己的梦想,需要有乐观自信的心态。

前面还说过,小朋友追梦的坚定信念也是他坚持梦想的重要因素。历史长河中多少人的成败印证了他的正确。徐霞客不畏旅程艰险与人们的劝阻,坚持研究地理,终成卓越的地理学家;凡尔纳不顾出版社接连不断的退稿,坚持自己的风格,终成现代著名科幻作家。正是他们的坚定信念使他们不觉人言可畏,不顾追梦艰辛,不顾困难羁绊,坚持自己的梦,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追梦的坚定赋予他们坚韧的毅力和强大的内心。培根说过:“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缺乏坚定信念者会因小的不如意而唉声叹气,心灰意冷,终究难以坚持梦想,培根的格言便是他们一生的真实写照。

联系实际,我们也要辩证地看问题。坚持梦想需要乐观也不能盲目乐观,我们需仔细地考虑现实,如空想属实,就得放弃。这就好比在高考的前几天成绩与分数线相差甚远还执意要考清华北大,最终名落孙山的结局也可想而知了。

然而,更多的时候,我们的处境并不是那么悲观,仔细考虑现实,带上乐观与自信,怀揣坚定的信念,坚持自己的梦想,走出自己的无悔的人生!

【篇二:信念的力量】

信念,是现实之上的超逸,亦是照进现实的星辉,信念的力量,亘古璀璨。

钱穆先生说:“文化思想只有靠自己具有一份信心来支持自己向前,静待时间的考验,故其结果往往要在身后。”布鲁诺说:“火邢不能征服我,未来世界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无论是钱穆的身后,还是布鲁诺的未来,都有一种力量在支撑,那就是信念。

一个人若没有信念,身后就没有结果,也没有未来了。毕竟被历史铭记的,是“每个时代倔强的独语者”。李唐有言:“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充分讽刺了当时的人没有信念,随波逐流而碌碌无为的情状,只有当后人欣赏时,才读懂了当时李唐“看之容易作之难”的才华横溢。苏格拉底之死,梵高的名画,巴赫的乐曲:因人们的愚昧,无知,没有信念而导致的历史悲剧却反复上演,这一切难道不值得人们反省深思么?

文学也与信念同在。索尔仁尼琴说:文学,若不能传递当代社会的呼吸,就不配称为文学。哈勒尔心中的荒野之狼奔跑在那个时代的迷茫里;格里高尔身披的坚硬铠甲又何尝不是物欲社会人心的蜷曲之所。信念在社会的黑暗角落抽丝剥茧,就如一曲扣人心弦的交响乐,响在鲁镇,响在高密村,响在约翰·克里斯多夫的乐章里。此刻,信念的矢志将文学串起,使穹顶之下再无孤岛。

时光漫漫其流动,世人的无知竟一成不变。钱穆的“身后”,布鲁诺的“未来”仅是一直被证实,却从未被当代人的意识所察觉。毕竟时代里那些坚持自我信念的人总会被安上“离经叛道”的骂名而饱受排挤。但这终究不是一个阿谀奉承的时代。趋炎附势只会因平庸而化作时光中的一粒微尘,杳无踪影。如萨特所说:“我只有一个人,却要向军队攻城一样前进。”信念者,终会有着瞿秋白那份“千万人将火把熄灭,而我独将火把举起”的大义凛然与责任感,抵挡着千古以来信念消亡的洪流,向着未来大踏步前进;历史也不会给信念以辜负,他们的身后,也终会留下磨砺后的累累硕果。

繁星超逸尘世,而星辉照进现实。千百万年复千百万年,时光迭代,而信念不朽!信念的力量,与时间等长,与茫茫的空间等阔。

【篇三:又到艾叶飘香时】

一大清早,邻居曹奶奶给我们送来了新煮的粽子,绿油油的粽叶里飘散出糯米淡淡的馨香,如细细嗅来,其间还杂着红枣的甜腻。多么熟悉的味道啊,我意识到端午节要来了。

每逢特殊的日子,总想把一些想法付诸于文字中。端午时节,自然而然的会勾起我对屈原的缅怀情思,端午节更因为屈原而平添了几许精神和力量,也少不了的抒发一些辟邪祛毒的祈愿与追求。但每一年的想法,也似那一个个粽子一样不断抛出,形状和味道基本一致,自然没有什么新意而言。

不如静下心来,读一读屈原的离骚,以及史记中司马迁笔下的屈原贾生列传。那里站着一个血肉丰满的屈原,一个落魄的诗人,满怀洁癖与自负,面对谗言诽谤表现得愤怒而失落。读这样的文章,如严冬里饮烈酒,暗夜后见日光,壮怀激烈,魂魄欲哭。但又觉得无论什么情况下坚守自己的理想与信念有着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荣光。

屈原政途上有着意气风发的时光,他孤芳自赏,才华满腹,因为他自己也曾说:“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毫不掩饰的夸赞自己,又不断加强自己的才华,谁听了会舒服呢?谁又不嫉妒呢?而最终遭受小人的排挤与陷害。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死后,渔夫们划起船只,把食物丢进河里,不让鱼龙虾蟹去咬屈大夫的身体。后来为怕饭团被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后来渐渐发展成了粽子。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我的耳边又响起了这首熟悉的童谣,心中也默默念着那位诗人。这样的诗人,因不遮蔽缺点而血肉丰满,因人生落魄而风骨高雅,是坚定理想信念者精神世界的高标,每当纪念他,也是在抚慰自己的心灵,获得了行路最难吾有同伴的安慰与鼓励。

端午时节,我不禁再次整理好心情,怀揣起满心的虔城和庄重,在这一季粽叶飘香之时,又闻那艾草香……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