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田野】
春姑娘的步伐多么轻盈!她悄悄地来到了田间,给田野穿上了新装。你瞧,油菜花正在开放,很是金黄,黄得让人陶醉。在春风的吹拂下,涌起层层金涛,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它们仰起可爱的笑脸,天真地望着蔚蓝的天空。麦苗在默默地成长,很绿,真是青翠欲滴呀!它们一株株静静地伫立在田里,饱含生机,拼命地向上长,来年的收成应该不错呀!
田埂上,野花遍地,有名字的,没名字的,像眼睛、像星星,错落有致地散落其间。与那些未能引人注目的小草密密麻麻地挨在一块儿,你拥我挤,推来推去,像一条条五彩缤纷的绸缎。小河流淌在田埂边,平静时,如一条迂回的玻璃带子;凶猛时,像脱疆的野马,到处东闯西撞,幸好有田埂保航护驾。小时侯,放学路过田野间,我都要在田间逗留一会儿,才肯回家……
赤着小脚丫,在田埂上欢快地奔跑。抬头看看天空,洁白的云飘在蓝蓝的天空中,天空的那一边好像很远、很远……永远也到达不到。乘着凉凉的风,我像小鸟一样飞到这儿,飞到那儿,谁也拦不住我!一路在田间奔跑,一面看四周绿油油、茁壮成长的水稻秧苗。有时调皮的我也会随手向稻田里扔一块石头,看着石头激起的涟漪一层层散开去,这时,我便像做错事的孩子,羞羞地逃走了。无意中看见了几缕炊烟缓缓地升上空中,才想起妈妈的饭熟了,该回家了。于是,顺便抽一株麦苗,做成麦笛,无忧无虑地吹着回家。
不知不觉,夏叔叔跟秋阿姨说了声再见,转身就走了。秋阿姨打开她的画妆盒,把大地都画成了黄色。金色的稻田里,一派丰收又忙碌的景象。农民伯伯辛勤地劳作着。你看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望着丰收的硕果,似乎早已把疲惫抛到了九霄云外,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喜悦。
田野香,家乡美。朋友,如果有机会来保山,请你别忘了来马家庄逛一逛!
【篇二:为什么我们要读《心经》】
《心经》,又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法的精髓之作。在《西游记》里我们知道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但历史人物唐玄奘并非去印度取西经,而是《心经》伴随他一路的旅程。真正的唐玄奘并没有遇上妖魔鬼怪,也没有本领高强的徒弟们保航护驾,但在古代跋山涉水也是困难重重,凡到玄奘觉得心力交瘁的时候,他就地打坐默念《心经》,就这样玄奘抵达目的地,终成佛法集大成者。
古往今来,许多历史人物研读心经,无论是佛学大师唐玄奘与弘一法师、还是权力至巅的皇帝乾隆,他们深读《心经》,究竟《心经》蕴藏何种力量?为什么我们要读《心经》?正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名字解读为,透过心量广大的通达智慧,而超脱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径。简单来说,《心经》有人如何才不痛苦的解答。
在《心经》里人们最熟识的一句莫过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代表世间可见之物,世间一切事物终将是一场空,但我们认为事物终结极为空那就错了。后一句的空即是色,正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世间事物有着不断变化的规律状态。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心经》劝诫世人放下一切执念,看清引发我们情绪背后的本质所在,这才是超脱世俗困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