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青春的脚步】
于是停下疲倦匆忙的脚步,擦净氤氲朦胧的记忆,环顾四周,审视我青春的脚步。
向前进!爱拼才会赢!
2013年暑假如昙花,美丽却短暂。向前走,走进初三教室,如同走进了炼狱,在这里需要坚韧。再向前走,就走向中考。
向前进的脚步我不会停,那是青春的脚步。
向后退——不怕你不爱我!
“风得意马蹄疾”,孟郊金榜题名有狂喜,“枫渔火对愁眠”,名落孙山也痛悲。看来,古人考试有成也常有败,今日学子迎考也该“一颗红心,两种准备”。考学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退即落第,落第即败,败而不馁。我平常站在高中校外复读班的窗外,看着那一群二十来岁,理想悠悠再回首的同胞们。复杂的表情诠释着更加复杂的心情。课间的时候,教室里仍是满满的,呼出的热气凝聚在窗上,顺着玻璃蜿蜒而下,像泪水。“不怕你不爱我,
只要我不放弃拼搏,不怕你不爱我,我相信高校的大门是多么广阔。”
立正!向左看——我的眼里只有你!
“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楼梯,走廊,向左转,教室门口,再向左转,我的座位。放学后,同学们陆续走了,我还在做题,微觉身边有人,抬起头,向左看,是班主任,满脸微笑,洋溢着关爱,他是来督促我回家的,收拾书包,直奔校门左边,跨上了爸爸天天接送我的摩托车。
进门和妈妈打招呼,淡淡的。坐在书桌前打开灯,左手边是一杯牛奶,热气萦萦绕绕,握着杯子,温暖缕缕,心中却是无言。
立正!向左看!齐步走!走向那份爱,那是青春的脚步。
立正!向右看——牵挂你的人是我!
记得当时年纪小,爱唱歌我爱笑。课外活动她来找我,递给我笔记本就走了,本子上是她我抄的文言知识,翻开时飘落一张字条,写有两个字:参商。这是二十八星宿中的两颗星,它不能同时在天空出现。
我呆了,她与我从小就特好,上初二的时候她因病休,就比我低了一级。她的班只要我向右就能看见,可我早已不能向右边的窗外看了,因为黑板和老师在左边。
晚上她打来电话:“你不要再向右看了,调位了,我坐到后面去了。你,要好好学习。”然后是嘟嘟的忙音。
话筒滑落。以后,右边就只有窗,只有墙,不见人了么?右边就再也看不到那份牵挂了么?
立正!向右看!齐步走!走到一个人也坚强的时候,那是青春的脚步。
我知道,我的前面是中考,后路已封锁,左边是关爱,右边有期待。这就是初三,这就是青春的脚步。
【篇二:自以为灯】
传说佛祖临终之际,留给弟子的遗言是“自以为灯,自以为靠。”
自以为灯就是在人生一次又一次遭受黑暗时,调整好心态,把握好自己。点亮自己的心灯,用自己的信念和智慧之光驱散浓重的黑暗,照亮脚下的人生路。
艺术大师黄永玉老师就曾在十年浩劫之初为家人点上了一盏心灯。当时他家四口被扫地出门,住在一间四壁无窗,低矮简陋的破房里。家人们的心绪更加黯淡。而黄永玉老师就在清洁打扫之余提笔将四壁铺上明媚的阳光和争芳斗艳的百花,室内陡生生气,一家人原本抑郁、烦恼的心也豁然开朗。
黄永玉老师成功的把握好了自己的心态,面对残酷的现实,没有丧气,没有放弃,反而用艺术给予了家人以信心和对生活的渴望。
我们在生活学习中尤其需要调整好心态。否则,仅仅开始的一方黑暗也会渐渐吞噬原本光明的未来。
大诗人柳永少年应试,仅因宋仁宗一句“且去填词”而落第,断送了他的仕宦人生。自恃看透人生的柳永从此消沉颓废,放荡形骸于市井。
实际上,仅凭柳永的一身才气断不必为一次的落第而荒废掉整整一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条条大道通罗马”,这不都可勉励柳永继续奋斗,让落第带来的黑暗为他心灯的光明所驱散?而恰恰相反,柳永的心灯没有燃起,那落第的黑暗弥漫成一生的消沉颓废。
自以为灯,为自己所爱之人照明,使之走出黑暗。
一位颇具音乐天赋的小男孩与离异的母亲住在一家化工厂旁。他美好的未来却在化工厂的毒气泄漏中变得渺茫,他和母亲都失去了听觉。母亲看着孩子的消沉没有告诉她自己也失聪,反而她鼓励孩子“用心去感觉琴声”,并把孩子的琴声录下,到城里请教专家。终于,孩子在法国少年乐器演奏赛上获得金奖,并在社会帮助下通过手术恢复了部分听觉,而这时孩子才知道失聪的还有母亲。
这位深爱着孩子的母亲自以为灯。当自己也失聪时,却为了她心爱的孩子,不停地勉励他,让他终于高踞在音乐的殿堂,蔑视失聪所带来的威胁,收获成功和荣誉,同时还有健康。母亲的灯照亮了孩子的未来。
自以为灯,照亮自己同别人的前方,把握心态,让黑暗退居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