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爱读书】
假如书是海洋,那么我就是一条小鱼,自由的在书的海洋里遨游;假如书是天空,那么我就是一只小鸟,尽情的在书的天空中飞翔……
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与书中人物心灵的交流。读书,既能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又能充实自己,享受快乐,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我爱读书,它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爱读书,因为它是我的良师益友。
谈起读书,我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虫,因为喜欢读书,我也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近视眼,而且为了读书经常和妈妈发生一些小争吵。
记得一个星期天的下午,爸爸妈妈要出去,让我看一会儿书,就自己下楼到孙老师家里去练书法,我正看书看得入迷,根本没有听清楚妈妈的话,就敷衍地答应了一声,继续看书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沉浸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中,跟着故事中的人物或喜或悲,早已忘记了时间和妈妈交代的事情。
爸爸妈妈回到家,看见我还一动不动地在看书,气得妈妈上前一把夺下书质问我:“你不会是看书看得连书法课都没去上吧”。看着妈妈生气的脸,我也只有用撒娇耍赖来抚平妈妈的怒气。
在书中不仅能看到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还能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
一天傍晚,我和妈妈在公园散步,在一个小树林里,看到了一个小女孩拿着一只蝉,在问她的妈妈,为什么这只蝉不会叫,那位阿姨想了半天也没有回答上来。
我走上去告诉她说:“因为你捉的这只蝉是雌蝉,雌蝉是不会叫的,只有雄蝉才会叫。而且蝉要经过五次蜕皮,其中四次在地下进行,而最后一次,是钻出土壤爬到树上蜕去干枯的浅黄色的壳才变成成虫的。它们的寿命虽然很长,但是很少在阳光下生活,几乎一生都在黑暗地下度过,所以蝉是见不得天的昆虫。”女孩瞪着大大的眼睛问我:“你怎么知道的?”我自豪地回答:“书告诉我的。”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读书活动中,徜徉于书的海洋中,让书香陪伴我们度过每一天!
让我们从中外名著中懂得人生的意义,做人的道理。
从童话寓言中学习做人的智慧;从唐诗宋词中领略祖国壮美的山河,博大精深的文学历史。
从散文小说中感受生活的绚丽多彩……
【篇二:夏天的味道】
淡淡的花香,嗯,是栀子花。清淡的幽香围绕着我。循花香而去,看到白色的舞者在绿色的叶间舞蹈。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美丽,洁白。
在栀子树上,蝉正在开大型音乐会。这是在文明的嗓音中,最后的“天籁”。雄蝉收敛着翅膀踞在不同的树梢端,以最美的音色献绘你,字字都是真心话,句句来自丹田,他们有鲜明的节奏感,不同的韵律表示着不同的心情。它们有时合唱有时独唱,包括和音,高低分明,甚至有的在伴舞。
在路边的小店中,大家都拥在水柜旁。巧克力冰淇淋,奶油冰淇淋,大布丁,小布丁……最为畅销的还是那种什么都不放的冰棍。不仅便宜,而且最凉爽。买到冰棍,飞速撕开包装纸,吮在嘴里。然后上舔下舔,不放过一滴,但总会弄得满手都黏乎乎。
夏天吃刨冰最好不过。妈妈带着我去吃刨冰,大家都穿短袖短裤,十分清爽,刨冰在我面前,恨不得直接上去啃。这可比用小勺子爽多了。吃进去,透心凉。
第一抹虹霓,第一处清凉。夏末爬上最高的山峰,引来狂风,一会儿引来暴雨,只有那老太阳是它唯一的爱慕者,它每天爬呀爬呀,在夏天的礼堂增加一丝光彩。
“夏天,像一首绝句。”栀子花和荷花发出淡淡的幽香,围绕着夏天,让它更加夺目光彩。
【篇三:观察蝉的作文】
每次放学回家我都能听见蝉动听的歌声,可是听着听着,心里面就有了疑问:蝉是怎样发声的呢?
我猜测,蝉是靠嘴巴发声的,因为人类是用嘴巴说话、唱歌的呀!为了解决这个让我疑惑不解的问题,我决定做个试验。
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小区里抓了一只蝉回来做试验。我摘下蝉的翅膀,把它放在桌子上,它还叫着;我又剪断它细长如针的嘴巴,原以为它不再叫了,可没想到,它依然在发出“歌声”,虽然没那么动听了;到底蝉是靠哪里发声的呢?我反复观察,却只发现它喜欢“挺胸”、“翘尾”。
第二天早晨起来,我连洗漱都顾不上,急急忙忙跑到蝉旁边,我静下急躁的心,认真地观察,终于发现,它凹部的两侧,各有一片鱼鳞似的硬壳,里面有一对薄膜。我轻轻捏了一下这个地方,蝉就叫一声,我不停地捏,它就不停地叫。我拿了一根牙签,把薄膜刺破,我再怎么捏,它也不会发出那动听的“歌声”了。难到蝉是靠这层薄膜发声的?我上网查了一下,果然,这层薄膜是蝉的“响板”,只有雄蝉拥有,发音膜的肌肉振动,蝉就会“唱歌”,雌蝉没薄膜,就不会“唱歌”。
原来,蝉是这样发出动听的“歌声”的啊!这次实验我还发现了一个道理:动物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不能以人类的角度去看它们!
【篇四:也算是没白来一趟】
晚上,我和爸爸去抓节流鬼。路上,我们看见了我的同学和他妈妈一起,他手里拿着个塑料瓶,瓶子里装着一个节流鬼,我好羡慕。
爸爸说:“既然他们能找到,我们也能找到,肯定有。”“那就快走吧!”我催促爸爸。
到了!到了!我们看见了两行大柳树,爸爸说。蝉喜欢杨树和柳树,雌蝉和雄蝉交尾后,雌蝉把卵产进了杨柳树枝条,造成枝条很快枯死,然后经过一两个夏天,枝条就会断落到地上,蝉卵开始进入了土壤里,为了生存,他们拼命钻到树根处,吸食树根里的汁液,慢慢长大,经过十七年,慢慢从地下爬上来,在雨水调和的第十七年夏天的傍晚破土而出,沿着树干往上爬。
在手电筒光照下,我看到了那几棵大柳树下有不少窟窿,深度能有二三厘米,蝉真是一个机灵鬼。
我们沿着几棵小柳树转了好些时候,也没发现有节流鬼的影子,爸爸说“也许是这些小树栽上的时间太短,没有,河边的大树能有。”于是我们下到了河边。在一棵大柳树下,我们试了试,土地还有点湿,我们转了几圈,只有窟窿,不见节流鬼的影子,爸爸说“你看那棵茂盛的大柳树应该能有。”谁知他刚迈出一步,脚就陷进去了,他连忙拔了出来,走出那片湿地,我站在石板路上偷笑。
忽然,天空下起了毛毛细雨,幸亏我们带着雨伞,否则就成了落汤鸡了。我想到了爸爸说的那句话,就问爸爸“你不是说那些大树上有吗?”“孩子,他不听话,人家能找到,我们是应该能找到的,或许是他们怕我们俩,躲起来了,我们不是看见了许多节流鬼的窝吗?也算是没白来一趟。”
【篇五:捕蝉记】
今天晚上,蝉一直知了知了地叫着。我们一家在超市买完东西后,妈妈跟我说:”我们去捕蝉吧!”我高兴地答应了。
我们俩走着走着,来到运河旁边茂密的小树林里。小树林有些黑,但是人却很多。一位捕蝉经验丰富的叔叔告诉我和妈妈:“幼蝉会在地下打洞钻出来,爬到树上。等它还没有蜕变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它抓回来炒炒吃了,蛋白质很多。同样,它蜕下的壳也很有用,中药里面就有。”我们向这位叔叔道了谢就去捉蝉了。
我和妈妈分成两组,仔细地观察每一棵大树,可一只幼蝉也没找到。我有些气馁,在旁边观察小甲虫。过了妈妈回来了。她摊开两只手对我说:“唉!恐怕今晚我们一只蝉也捉不到了。”我沮丧地低下头,突然,我听见一阵阵响亮的“吱吱”声从一棵大树上传来。我急忙说:”妈,快快快,那棵树上有一只成年的蝉。”妈妈顺着我手指的方向走去。她仰着头,看着树枝。忽然,妈妈眼前一亮,原来她发现了蝉,妈妈把手伸去,我和她屏住呼吸,仿佛时间在那一刻停止了。妈妈用手抓住它的翅膀,然后给我看这是一只雄蝉,身上到处是黑色的花纹,真帅气。脚上长着钩子,是为了抓住树皮,背上长出透明的翅膀上面有黑色的纹路。它的眼睛又黑又亮,也许视力很好吧。
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