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过年记事】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农历2016就过去了,我长大了一岁,也迎来了又一个春节。
春节在孩子的眼里不仅是放松、游玩的契机,更是与亲朋好友欢聚、团圆的好时候了,平日里学生忙于学习,家长忙于工作,不是很少交流,就是各奔东西常年不见,怪不得老外惊叹中国人一到春节就是几亿人的大迁徙。
作为还未考试就已经闻到浓浓年味的“春节专业户”来说,我最期待过年就是因为那时可以和平日在五湖四海工作的亲人团聚,我们在炕头谈一年来学习工作的趣事,在家庭群里抢红包,多么快乐!
今天是大年二十九,我们一家二十口(这是因为有我的姨婆、舅舅等亲人)在5点准时来到二姨婆家吃饭,聚一聚。
刚到餐桌上,就看到娇娇姨在搓脸,还呲着牙说:“今年春节来的真快,还没做啥又到鸡年。”听完这话,一向调皮的表弟可高兴了,说道:“娇娇姨,就是的,去年的压岁钱还没花完又来一波,多好滴!”二姨婆呢?原来她正端着糖醋鱼过来,刚端上桌,就说,“赶紧吃,今年养的鱼都大得很,现在趁热吃,不够了给你们再去做一条!”
桌子上响起了筷子大声的噼噼啪啪的响声,随着一盘盘饭菜的上桌,筷子声也此起彼伏……
正当我们这些小盆友吃的嗨的时候,被酒喝得烂醉的林林舅站了起来,大声喊到,“我给群里发了个120元的大红包,分了6个,快抢去!”
听了这话,本身就不安静的客厅变得喧闹异常,活像个菜市场,凡是有手机的家人全部都去找自己的包,掏出手机,点击红包,不出十秒,120元就被抢完了。
当然喽,一场红包雨后肯定是有人欢喜有人忧,这次的“运气王”是我,我可抢了60多呢,但爱起哄的表姐却只抢了几角,她便起哄着说,“今天婷婷是运气王,必须发个红包!”
好不容易到手的鸭子我可不想让它飞了,便向大家“求情”,“我是小孩,不挣钱……”“那就把刚才抢到的红包一发!”“……”
明知这里有虎,我可不想向虎山行,所以呢,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我便拉着表妹离开了客厅,跑向卧室去等着别人发……
【篇二:赞赞新时代】
“过年啦!”远方游子一回到家,就闻到一股浓浓的年味,那是熟悉的团圆饭味道!
首先登场的是运动健将虾蛄。瞧,它精气十足,正在做仰卧起坐呢!接着出场的是英勇的武士螃蟹。看,它张牙舞爪,正在打拳呢!接着,晶莹剔透的水饺美女,胖乎乎的丸子娃娃……各种美味的海鲜、火锅佐料、时令生蔬一一摆在桌上,令人垂涎欲滴。当然,这么丰盛的饭菜肯定少不了“大咖”——圆桌中央的一锅沸腾的大骨浓汤,正从中央往外一层层翻滚,大家拿着筷子把食物放进锅里,推杯换盏,欢声笑语回荡在房子里。
“红包来啦!”我兴奋地大叫起来,眼疾手快地点击屏幕上家庭群里的红包。我第一个抢到了,8。88元,真是一个开门红。我正美滋滋地查看红包记录,突然,我发现红包记录里没有外公的记录。难道是外公手慢,没抢到红包?“外公,怎么了?”我疑惑地问。“宝宝,屏幕上这是什么?”外公指着手机说。我兴奋地说:“外公,这是手机红包,你只要点击这个红包,钱就赚到了!”为了让外公体验一下,我特意发了一个红包给外公。外公按照我教他的方法试了一下,成功了。外公高兴得合不拢嘴,连连感慨:“现在科技真是发达呀。我小时候过年压岁钱要有两分钱,就高兴得不得了;过年的衣服只要干净,没破,没打补丁,就是新衣服了;年夜饭,吃的是大面,再配上自己家种的菜,就是美味了;过年能放上一串小鞭炮,能开心个半天。中国发展真快,衣食住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们现在赶上了新时代,更要好好学习呀!”
【篇三: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现在的生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子产品的普及,日新月异的科技无时无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也因此逐渐被碎片化。
记得我年幼的时候,逢年过节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穿着新衣服,跑东跑西地到亲戚家中给长辈们拜年问候,能够打打牙祭吃上一桌丰盛的饭菜不说,有时还能收获到长辈们给的大红包,真是收获颇丰。现在情况可不同喽,不知谁在微信里建起了家庭群,家族成员们都加入了,大家时不时地发些照片,发些互相问候和惦念的短信,一会不看消息就积累了上百条,真是热闹。但总觉得这种跨越了空间地域的碎片交流不如面对面来得真实,好像其中少了些什么。
这些年,我发现爸爸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以前每天老规矩:早上听早新闻,下班回家看报纸,晚上七点钟准是中央台的新闻联播。现在广播不听了,报纸新闻也不看了,整天看着电脑、捧着手机。我也好奇,问爸爸:“爸爸,你现在的信息都从哪里获取呢?”爸爸笑着对我说:“现在的信息渠道比以前可丰富多了,各大新闻门户网站、各种手机新闻软件、包括微博微信,信息量可大了,是以前报纸电视信息量的几百倍。而且,以前的传统信息传播,要考虑到所有人的“口味”,大而全,结果往往是“众口难调”。现在的信息传播就不同了,它有明确的受众群体,把信息碎片化,做到小而精。读者们反而能更加便捷的各取所需。”“这样啊!”我瞪大眼睛,听得云里雾里。
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现在我的学习也变得碎片化了,特别是在英语学习上。英语学习的碎片化,一是知识信息的碎片化,另一个是学习时间的碎片化。一方面,当我们学习一篇英语课文时,课本中的知识就像一棵树干,但课本中语法知识点、单词词组的使用以及变化等通过几页课本很难全部阐述清楚,就像一棵树木少了枝叶,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在课外学习,逐个击破掌握这些知识点,通过这种碎片化的学习给我们的课本学习添枝加叶。另一方面,英语学习最重平时积累。早上吃饭时候听听课文,上下学路上背上几个单词,晚上睡觉前读一篇英语小短文,虽然做不到欧阳修所说的“三上”,也要尽量抓紧碎片化的时间,积跬步、至千里。
现在的碎片化生活是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以及科技的进步带来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夹杂着一些弊端。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碎片化为我们所用,为我们的生活乃至工作学习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