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夜游记】
夜晚,锻炼结束的我和妈妈步行回家。
在月亮的陪伴下,我们漫步在石径上。
眼前有棵树,火红的叶子在月色的笼罩下变成了巧克力色。
边上就是一棵高大挺拔的玉兰,上面的花早已凋谢,枝桠上长出的稚嫩新叶都还很小,正可谓“树头花落未成阴”。
一丛灌木就在路旁,高低起伏的姿态仿佛绿色海洋中一漾一漾的波浪;其中最突出的是两簇奇妙的球形冬青。
白月光洒下,冬青叶片竟然泛出古铜色,使得整株树散发着一种古色古香、淳朴淡雅的气息,仿佛它是穿越时空来到这路旁的精美艺术品,惹得我遐想连篇。
不远处的桥在树影的掩映下隐隐约约,桥上的灯带放出了熠熠的光芒。
周边小区里家家户户也亮起了灯,有淡雅的蓝色,有明快的黄色,有柔和的白色……
每一窗灯火都透出了家的温馨。
在灯光的照耀下,云朵也没有完全消失在黑暗中。
它们聚在一起,仿佛一团没被纺过的棉花;一会儿又被分割成一块块的,像被耕耘机耙平了一样,形似片片龙鳞;一会儿又平整地铺散开来,似一床轻柔的被子盖了下来,好让人们安心入睡。
咦,月亮什么时候又躲藏到云的背后去了?刚才她不是还挂在树梢展露笑脸么……
走到楼下,邻居家散养的小兔子已经卧在笼子里,它早已经享用完我们下楼时给它带的那几片莴苣叶子。
笼子旁有两只野猫轻巧又快速地窜过,但这似乎并不影响小兔子安详地进入梦乡。
夜,渐渐深了……
【篇二:用蚯蚓写一篇作文】
本周,语文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探究实验作业。我选择的实验:探究蚯蚓一截两段后会不会再生成两条蚯蚓?“这怎么可能呢,难道蚯蚓会神话故事里面的‘分身术’吗?”一个个问号在我脑海里盘旋着。
放学后,我拎着小铲子和妈妈一起来到草地上挖蚯蚓。不一会,不费吹灰之力我就挖到一条蚯蚓。蚯蚓软软的身子,长长、圆圆的,像一根绳子。蚯蚓爬起来一拱一拱的,把身子扭成了“s”形。“蚯蚓看起来好丑啊,这么丑的动物,应该不会是益虫吧?”妈妈看我一脸嫌弃的表情,指着地上说:“别看蚯蚓其貌不扬,你可不能‘以貌取虫’认为好看的虫子就是益虫,难看的虫子就是坏虫子。”
原来,蚯蚓是农民的朋友。它以泥土里的沙粒、土壤以及腐败叶子为生。这些东西吃了以后排泄出来是卷曲粘的小颗粒,里面含有化学物质,是庄稼所需要的营养。蚯蚓是一台很好的耕耘机。在地下生活,还能把地下的细土翻到上面,把粗土翻下去,使土地更松软,起耕耘作用。蚯蚓有一个霸气十足名字叫—“地龙”,在中医学上是一味名贵的药材,可以通筋活血。
“尽管蚯蚓有这么多本领,但是到底会不会‘分身术’,还需要你自己去探究了。”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半信半疑的把它截成两段:一分为二的蚯蚓跳起了“双人舞”,一会这段把身体拧成一个S形,一会儿那段又拧成了一个O形,像是两个巫师在为施展魔法做热身运动。一分钟,两分钟过去了。“咦,蚯蚓没有变成两只蚯蚓啊?”妈妈好像看穿我的想法,“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再观察观察吧。”几小时之后,令我惊奇的一幕出现了:从一条蚯蚓的两段,变成了两条短蚯蚓,又爬来爬去了。妈妈看我目瞪口呆的表情,拍拍我的肩膀:“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其中的奥秘,从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诗人王之涣曾经说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为了驱散萦绕在我脑海中的这片疑云,我查了百科全书,又上网查了百度百科,终于了解到了蚯蚓“分身术”的奥秘所在:原来,蚯蚓是一种环节动物,身体中包含着生物器官--再生器官,这一种器官能使蚯蚓在被分解后再生。
看来我要好好学习,去发现、去研究更多大自然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