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找春天】
春天是什么?春天是一只只归来的燕子,春天是一朵朵含苞的花儿。春天是冰雪消融、是农民耕种、是万物复苏……今天,我要去找一找小区的春天。
我来到了小区,顿时感到冬日的寒冷已消去三分,太阳也隐隐约约地闪耀在那高高的天空。天上的白云飘来又飘去,每一株小草都像一只小精灵焕发出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和煦的春风吹开了朵朵美丽的花儿,它们争相开放在春天之中,散发出了阵阵芳香,蜜蜂们也闻到了这诱人的香味,成群结队地赶来采蜜,每朵花颜色的深浅都刚刚好。
看到这一幕,我突就想到了杨巨源写的《城东早春》,“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这时的我也成了“看花人”。
再走,我到了小区的池塘边。池塘里,一片片小小的荷叶上面承载一颗颗晶莹的小露珠,小鱼儿在水中快乐地游着,冬眠醒来的青蛙在一片片荷叶上跳来跳去,水清澈的如同一面打磨过的铜镜。
池塘边,柳树姑娘慢慢地梳理着她的头发,也不去理会她头发上好奇的小昆虫,旁边的亭子中有一株株我叫不出名来的小花儿,亭子的柱子上爬满了青苔。我真希望这一刻永远的停留。
春天,就是万物复苏醒的那一刻。今天,我也找到了美丽的春天。
【篇二:交友的选择】
奏一曲古筝,我听见高山与流水的空灵回响,即使琴碎也最美的乐音。
擎一杯浊酒,我看见那诗仙与诗圣惺惺惜惺惺的洒脱,盛唐的晚钟是他们紧皱的眉头。
撷一片竹叶,我看见竹林七贤的放浪形骸,一腔豪迈消不去穷途之哭的决绝。
朋友,自古以来亘古不变的话题。我们感慨于古人荡气回肠的友谊赞歌时,我们更应明白怎么样交友。
古人有云:“巧言令色,鲜仁矣。”还有一句更为直白:“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告诉我们,面对溢美之词,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庄宗得天下时,以三矢明志,势如破竹,函梁君臣之首,终成一世霸业,但最终却与伶人为伍,身死人手,为天下校。这难道不是他疏远贤臣,亲近小人的后果吗?
而反观一代伟帝唐太宗,曾因谏臣魏征的直言而深感不快,但智慧如斯,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虚怀纳谏,终成就了“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的千古佳话。
由此可见,在选择朋友时,保持清醒的头脑的重要性。可是,当自己的原则与朋友的行为相悖时,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
“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或许我们要忍痛割爱。传唱千古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一直给我们太多的心酸和震撼。是什么让嵇康忍心丢弃“七贤”的和睦佳话?是什么让他们甘愿赴死也不愿出世做官?是那如同竹林一般高贵的气节让他无法忍受世俗的浊濯,是那最不可动摇的坚守让他放弃挚爱的友人。“道不同不相为谋”,即使心存遗憾,也不得不让这分感情无疾而终。
同样的,还有写下《忆刘半农君》的鲁迅,曾经并肩作战,激扬文字,曾经抛热血共铸新文学的辉煌。但一旦朋友背离了人民的利益,叛离了最神圣的文字。鲁迅先生也义无反顾地斩断友情,只因那人已不配为友。
学会选择,也学会放弃,让我们的心灵如陋室之蕙兰,让我们身边只有清新的芬芳,没有浊污的空气。
【篇三:信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是由信任支撑。信任有时候很简单,一个眼神,你就懂得对方;信任有时候很甜蜜,你坚信彼此之间的山盟海誓;信任有时候是完全的托付,比如嵇康对儿子说的“巨源在,汝不孤”。
当人们之间建立了信任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你不再是孤单一人。小时候,我们信任妈妈的怀抱,爸爸的肩膀;长大了,我们信任朋友和恋人。我们听过各种承诺,自己每天也在不自觉间允诺。有的诺言,我们彼此都知道只是说说罢了,有的诺言,在流光中我们渐渐忘了。说说而已,那我们慢慢就会忽略言语的力量。
信任给予我们肯定和温暖,如果信任破裂,带来的是不可修复的伤害。很多时候,师生关系也需要彼此之间的信任。今天在课堂上检查预习的时候,有一位女生写的很认真,但是我以为书是她同桌的,就问了一句“这是你的书吗?”这句话刚说完我就知道不妥,果然,这位女生一节课都很伤心,虽然课间我很认真的道了歉,但是对于她而言,我的不信任已经造成了伤害,这是道歉也没有办法弥补的。
我想到我的学生时代,在某次小测试中,我正在思考,班主任忽然把我试卷下面的草稿纸翻出来看了看,我当时没反应过来,后来恍悟:他怀疑我作弊!这件小事对我伤害很大,以至于现在我依然记得当时的委屈和难过。当你说出,我信你三个字,你从心底真的信任我吗?这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那么,我是真的信任你吗?真是微妙。
面对学生,日常的言语一定要注意。他们有时候很敏感,我们可能因为语言而伤害他们。有时候不是责骂的语言,只是怀疑,或者疑问,对他们来说,就是某种程度上的否定。被自己喜欢的老师无意中否定,这真是一件让人难过的事。
那么,被破坏的信任关系如何再修复呢?我现在还没有想出一个好办法。求得原谅有时候比原谅别人要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