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画画】
画画,所谓,要画,又要学,是一件极为惬意的事情。
下午,做完了作业,伸了伸懒腰,抬头从窗口往下望。“咦?怎么有一个人在下面摆姿势?哦,原来是在给一个人当模特啊。”想到这儿,我的脑袋里也蹦出了画画这两个词。于是,我从房间里拿出了手机,把这个模特拍了下来,也拿出了速写本和笔,在纸上画了起来。坐在沙发上,拿着手机,在纸上龙飞凤舞着,不时地喝一口水,再埋头画了起来。不出一刻钟,我把这位“帅气”的模特画了下来,她把手插在腰间,可真是酷!
晚上,我在饭桌上吃着饭,时不时地盯着老爸,像老虎盯着绵羊一样。这时,老爸张开了嘴,说:“快点吃,看我干什么,你捡到了金子呀?”我听了,摇了摇头,拉着老爸,说:“老爸,你能不能当我的模特,我要把你画下来。”老爸听了,点了点头,答应了我。吃完了饭,我把老爸带到了椅子旁,把他的一只脚放在椅子上,一只脚放到地板上,再把他的两条手放在左边的一条腿上,最后,再从阳台找了一块布,盖在老爸的头上,细心地理了理,蘑菇头完成了。又从柜子里找了一件衣服,看老爸太瘦了,往衣服里塞了一些棉花,好,我的模特完成了!我坐在座位上,专心的画了起来,有时抬起头端详一会儿,又低下头去。十分钟后,我的杰作出炉了。老爸走了过来,扔掉了所有的东西,看了一会儿,便说:“嗯,还可以呀!”我听了,低头偷偷地抿嘴笑……
星期二,我打开门,一看,隔壁的唐哥正背对我,站着和别人聊天呢!我偷笑了一下,从楼上拿出了笔、纸和椅子,在离唐哥一米远的地方,坐在了椅子画起了唐哥。嘿,没想到,可真是天助我也,这个天才唐哥和人聊天,居然一直保持同样的姿势,让我有机可趁,更顺手地可以画他了。我一会儿抬头看唐哥的动作,一会儿用笔擦擦不好的地方,过了二十分钟,我才画完,你说,这种好机会可只有一次,我才不会把它推走,所以,画唐哥这个“背影大师”一定不容错过!
画画,是边画边学。它能打发你的无聊,让你画出自己所想画出来的,它更能激发你无限的创造力和思维力还有动手力,让你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瞧,我就利用了清闲的时间画画,度过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假期。
【篇二:软糖风波】
今天下午特长课前,班里的同学正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做题。只见,班主任——唐哥走了进来,大吼一声:“坐回座位上!”同学们赶紧跑回了座位,顿时,“菜市场”立刻变回了安静的教室。唐哥先给我们讲了“随笔微博”的事,“这是类似于日记,天天都要写!”同学们听了这个“不幸”的消息,都伤心地大叫起来:“不——”“Ohno——”“安静!”唐哥又使出了河东狮吼,“再吵就不说‘喜事’了!”这句话很有杀伤力,同学们一听喜事来临,立刻安静了。
“本周哪个组的分数最多?”唐哥发问了。“第一组!”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给这组的同学每人奖一颗软糖!”唐哥拿出了一盒芒果糖。“耶!”第一组的人,包括我,都欢呼起来了。但是,其它组的人纷纷叫了起来。“唐哥,那我们呢?”“你们,也每组发一颗糖!”“耶!”其他人也欢呼了起来。“听清楚了,是每组,一颗糖哦!”唐哥接着补了刀。“啊!”同学们刚刚还兴奋得不得了的那股兴奋劲此时如同天气一般由晴转到阴。“这怎么分呀?”几个同学问。“所以呀——自己看着分吧!”唐哥见坑到了那些同学,开心地笑了笑,“这是在锻炼你们的智商呀!”
唐哥给大家发糖,我拿了糖,便望向其它组,这些组上演的“好戏”。我先看向了第四组,只见杨伊涵正用手掰着软糖,不过这个软糖似乎有点硬,她掰了一会儿才把软糖给掰断。接着,第五组抢镜头的画面进入我的眼睛:天哪!第五组的其中四个人,一人抓着软糖的一角,分别向自己这边拉扯过来。可怜的软糖哪受得住这般拉扯,一下子便四分五裂了。忽然,第三组的成员——周怡茵的声音传了过来:“老师,你就再给我们一颗糖呗!”“不行!”唐哥笑着说,“你们要学会解决问题!”“哼——”
见同学们演的这出好戏,我不禁笑了出来。我灵机一动,把分糖风波写在了“随笔微博”上,把这件有趣的事记录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