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日子里的诗意】
烦劳的课务将本就不多的时间挤得一丝不剩,等了一个月的大假终于如期而至,计划享受生活的我,来到了这座古色古香的小镇,领略人间烟火,看尽万丈红尘。
五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不免让人省身心疲惫,可这很快就被到达乌镇的欣喜所掩盖,刚入小镇的我们嗅着夹杂着淡淡湿气的花香缓缓前行。古色古香!这是我对这座小城的第一印象,仿佛是一座世外桃源,虽没有城市的繁华,但却多出了一丝丝不知名的典雅,虽然还想停留一番,但乌镇毕竟不是我们的目的地,只能寻着大人们继续向前。
越过乌镇便到了我们此行的真正目的地——小山岭,这是一座不大不小的山丘,矗立在乌镇之后,但永远是乌镇最先感受到春的地方,到底还是早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里的到处都是新绿,给人以小清新之感,在向前走便是那“乌水”河畔,没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有的只是“游鱼细石,直视眼底。”的状物美。抬头入目所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好一阵春意席卷而来,这盎然的生机勃勃不免让人流连忘返。太阳渐渐落下,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一丝丝“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哀愁涌上心头,这春日靓丽的美景,勃勃的生机又能被这小山丘锁住多久呢?不得而知。不过,只要人人都有“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乐观心态,春,一定会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有人曾说过,春是易逝的,也有人说过,春是伤感的,但我,又或者说是被春感动的人,无疑都欣赏到了春的美丽,春的生机,以及那种极淡的却能震撼人心的诗意。
我喜欢春,喜欢春的美丽无可附加,喜欢她的妩媚与生机以及经过一个冬天积淀出的点点诗意,愿诗意永远与春相随!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啊。明年我还等你!
【篇二:潮涌不止,生命不息】
坐在去往航拍地点的车上,望向车窗外,看着拥堵的马路,心里不禁吐槽道:“汕头,还真是落后啊。”经过二十多分钟的车程,我们一行人来到了礐石。
一下车,便迎来了阵阵强风。还好,阳光,没有想象中的毒辣啊。并未久等,航拍开始了。由于对航拍不了解,先操纵的同学显得有些紧张。伴随着如同大号苍蝇发出的嗡嗡声,航拍机升起了。经过一个又一个的同学,终于轮到我操作了。
大姆指轻轻往前一推,航拍机就上升了。一推一移,左手控制着高度,右手掌握着方向,航拍机向着远方越飞越远,如同一个逐渐变小的黑点。终于,我看不见它了。只能借助链接着摄像头的平板。突然,我发现我正用着一个从来没用过的角度看着这个我成长的地方。在屏幕中,我体验到了俯瞰汕头的感受。虽然只是汕头的一角,但我仍被震惊到了。一江之隔,这头青山绿树,那头是高楼建筑,江上停留着几艘船只。阳光照耀在江水上,些许地方反射着刺眼的光芒。
在这咸水与淡水的交汇处,大海被“明灭可见”的雾气所环绕。大海深处,我仿佛看到了一批潮汕儿女正坐在红头船上,带着家人做的甜粿,在海洋上漂泊。船只伴随着阵阵海浪,有节奏地摇晃着。离开家乡,船上的潮人沉默着,幻想着早日能够归乡。船长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前面就是乌水了。”只见船只驶入一片黑水沟,紧接着便是剧烈的摇晃,船上的货物东倒西歪,向着船只倾斜的方向移动着。终于过了这黑水沟,船长露出笑容,对着船上的人说“现在我们是‘溜过乌水’了。”
时间到了,要换人了,我把手中的遥控器交给下一位同学,心中却是久久不能平静。是了,红头船时代的我们就有了搏击大海的勇气,如今又怎能遗失?我走到树阴出纳凉,阳光下斑驳的树影让我走入了时空的隧道。记得小时候,奶奶曾告诉我,“汕头可是很厉害的,当年的汕头,‘四永一升平,四安一镇邦’就是最繁华的地方,汕头可是被称为百年商埠的。”老人家脸上的自豪至今清晰地在我脑海中浮现。
也许如今的汕头不如以前那样繁华,甚至被调侃成“经济特困区”。但潮人没有放弃,海洋环境的磨练,造就了我们吃苦耐劳,艰难创业,不怕竞争的性格,这也就是潮人精神。
潮涌不止,生命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