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奋斗、自强是成功的一个途径。有些人受挫后就一蹶不振,可有些人却越挫越勇,老鹰需要经过断翅之苦才能翱翔蓝天;梅花需要饱经风霜才能一支独秀;人则需要自信自强的磨砺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
勾践灭吴
他一身奴隶装束,默立在城门下,身旁是他心爱的城池,如今却已是断壁残垣。透过一层层送别的人影,他从那一双双噙满泪水的眼睛中看到的不是悲伤,而是期待,是支持。他整了整衣冠,毅然走向吴王的马棚。十八年来,他忘了自己是一国之主,但没有忘记卧薪尝胆。他的归来,是克敌的神勇;是名留青史的豪情;是三千越甲可吞吴的神迹。
自强,让勾践兴越灭吴。
太史公著书
沙场上,李将军被匈奴围困,兵败投降;朝堂上他站在大殿中央,抱笏当胸,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武帝,武帝盛怒之下施宫刑于他。在狱中他曾想过死,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他不甘心如此就死。于是他含垢忍辱负重,在阴森的牢狱中挥毫泼墨,笔走龙蛇,把自己毕生的才华倾注于著书上。十一年来,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通过自强不息,发奋努力。终于,一部纪传体史学巨著——《史记》横空出世,为后人留下了巨大的文化财富。
自强,让太史公著就经典。
韩信拜将
他家道中落,但仍有贵族之气。他因受胯下之辱而受嘲笑。他是个血性的汉子,他手握剑柄,怒目相视,忍辱负重,潜心苦学,终得一身兵法和才学。听说项羽兵强马壮,他便去投奔项羽,但无处施展才华。又听到刘邦是仁义之师,再去投奔刘邦,却又再次被人忽略,心生去意,才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刘邦拜其为将帅的美谈。他施展才华,出谋制奇,四面楚歌,决战秦军,辅佐刘邦立汉室。
自强,让韩信登台为将。
狭路相逢勇者胜,战胜敌人靠的是勇气和勇猛。而战胜自我凭的是自信和自强。“越甲吞吴”、“《史记》巨著”、“登台为将”正是以百折不挠、越挫越勇的精神和奋发图强,战胜自我、提高自我、超越自我的气概,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成就了千古佳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篇二:爷爷的期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清华大学的校训,也是我爷爷去世时说的最后一句话,我的名字就来自这一句话。
我的爷爷年轻的时候是一名军人,参加过抗美援朝,我只见过他的照片,虽然照片是黑白的,但是我看到:一个钢铁般气质的军人在太阳的炙烤下操练着,他的脸上布满了细细的汗珠,但却一动不动,这就是我爷爷年轻时候的样子,他一生正直、清白。
有一次,我听父亲说,当时的爷爷是边防部队军马场的兽医师,负责整个部队军马的养护和管理,手上有一定的权利,有许多人找他办事,其中有一个人同意把爷爷调回老家湖南,但前提条件是让爷爷帮他私人一个大忙,这有损于公家的的利益。要知道,对于一个边防军人来说,能离开部队调回老家,是爷爷一直以来的心愿!可爷爷为了公家的利益不受损失,毅然决然地对那个前来找他帮忙的人说:“谢谢你的好意,我是不会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损失公家的利益的,只要我没退休,我就一辈子待在边防部队。”这就是我正直的爷爷。
后来爷爷服从部队的安排,转业安置到老家县城的一家商业单位工作,工作到60岁办理了离休。随着年龄的增大,爷爷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在快70岁时突然中风,生活都一度不能自理,必须由家人来照顾。爷爷虽然身体不听使唤了,但他的意识还是很清晰,他就这样一天天地挺了十几年。期间有人问他说:“是什么东西让您坚持了这么久?”他口齿不清地说:“我要等到我的小孙子出世,并给他取个顶天立地的名字。”
在我出生满四个月时,爸爸妈妈带我去看了爷爷,爸爸一把我抱到爷爷面前,一看到我那可爱的样子,爷爷就一直使劲地笑,高兴地合不拢嘴,为了让我记住爷爷的样子,爸爸把我放到爷爷的怀里,为我俩拍了一张合影。后来,在我七八岁大的时候,爸爸把那张合照给我看:照片中爷爷的脸色不好,十分苍白,可却依旧笑得很灿烂,岁月在他脸上留下的印记,这时候都不见了,我躺在爷爷的怀里,开心地笑着。
在我五个月大的时候,爷爷的病情又恶化了,没过几天,爷爷又被送进医院,由于当时医疗技术和条件有限,爷爷的时间不多了。为了让我长大后能记住爷爷,爸爸趁着爷爷还清醒的时候,让爷爷为我取个名字。爷爷对着爸爸的耳朵微弱地说:“那就叫费子健吧!”爷爷对我的希望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的,爷爷是希望他的孙子是一个自立自强的男子汉,要做一个正直的人!爷爷,请您放心,我会努力成为您心中最骄傲的孙子,我会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自强不息,成为最优秀的人,只有在春天播下种子,才有可能在秋天收获希望与力量!
我感谢您给我的第一份礼物,这沉甸甸的三个字何尝不是一份沉甸甸的爱呢?
风吹竹林,是一首思念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