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杨相关作文

【篇一:是谁在哭】

中华民族经历了千百年的雨打风吹,经历了时光的雕琢与锤炼,经历了沧海桑田的打磨,它怎么了?

它不朽,因为它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它不孤,因为它有着无数的文人豪士;

它不悲,因为它给后人留下了传奇的篇章。

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绚烂,是源于历史中无数人的给予,也只有给予才能谱写出浩浩中华五千年的辉煌!

惮殃兮,我看到有人在哭……

我看到一个人独倚窗边,黑白夹杂的头发被风吹得零乱,他深眉紧锁,脸上布满刀刻般的皱纹,灼灼的目光一直盯着楚王宫的方向!渐渐地他的眼中有浑浊的泪淌过……

他给予了君王这么多,给予了百姓这么多,可换来了什么?王的不屑!他痛!他泪流满面,于是,汨罗江里永远留下了他的身影和那沉重的叹息……

呜呜然,我看到有人在哭……

我看到在有月的台阶下歪坐着一位拿着酒壶的男子。他低吟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他的泪混着酒一起洒在胸前。

他给予了妻子无尽的深情,给予了她生前的恩情,给予了对她十年的相思!可换来的只是梦中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悲苦。

隐隐然,我看到有人在哭……

我看到了陋室空堂,衰草枯杨,它们在暗风中置着。秋正浓,昏暗的油灯下,他醮着笔尽心尽力地写着,写到辛酸处,他的泪早已打湿桌面。

他给予了“红楼”一生的心血,给予了“红楼”无尽的“荒唐言”;他给予了“红楼”不竭的辛酸泪!可换来的却是当时世人“都云作者痴,不解其中味”的评论!

可是,屈原的清泪让世人了解了他的政治理想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苏轼的悲哭让世人清楚了他与妻子的伉丽情深;曹雪芹的黯然让后人明白了他的“荒唐言”与“辛酸泪”。

是谁在哭?是他们,是他们在中华五千年的篇章上留下了最宝贵的珍珠,并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星空里绽放最美的光芒!

【篇二:什么是行者的基因】

“言必行,行必果”,这是圣贤的回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先民的实践。“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理想情怀的回声。

所谓行者重在一个“行”字,心向往之,身体力行,从一而终。所谓基因,就是中华儿女五千年来生生不息的精魂。

二十年前,一位年轻人从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出发,背起行囊只身前往北京,这位年轻人叫雷军。

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为了对理想的忠诚实践,来到了这里,证明我们生命的价值。我们都应在内心为自己鼓掌,对自己的勇毅投以敬畏并祝福。

我不由得想起了这座城市的口号,“勇立潮头,敢为人先”我想起了这个国家的忧患意识:“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便是行者的基因。

回望千年,历史早已给行者清晰的注解,一生只写一本书的司马迁;一生只走一条路的玄奘法师;一生尝草采草的草民李时珍;汨罗江畔屈原不屈的灵魂;长江岸边诗仙傲岸的风帆。行者的英姿风流千古。

与此相反,那些彷徨者,该是多么让人叹惋。渭水直钩姜子牙,碧水浩渺,终究等到发尽白啊。寒江独钓蓑笠翁,人鸟绝灭,可曾获得一尾青睐呢?“陋室空堂,曾经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何尝不是曹雪芹的哀怨?“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除了英雄惜英雄的时空勾连,又何尝不是项王个人悲剧的写实,“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无奈啊,乌江也听罢了项王的悲歌“时不利兮骓不逝”呀!

有实用主义者的不屑,“千年的英雄与我何干”,有成功学信徒的窃喜“我知道成功的又一法门”,而就在我们身旁,就有这些被我们称为“学霸”、“学神”的人,放下“985”、“211”的名校光环,挣脱世俗利益考量的羁绊,从容面对从头再来的痛苦,呼应着内心最恳切的呼唤。“何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惶惶欲何之?”我想起了厦门大学贴吧的一首长诗“真正的梦想,死亡又怎可将它阻挡?”“究竟是人言可畏还是你的梦想柔弱的不值一提?”

我们都有行者的基因,让行者的基因去表达,让行者的印记撑起我们的精气神,让我们在千年的史册上划定行者的坐标,让我们从今天出发,向着无愧于心的方向!

古来贤者皆寂寞,唯有“行者”留其名。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