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哇好香】
记忆中的外婆总是驼着背,如一座骆驼的驼峰重重压在她的身上。岁月又拖着车犁,在她的脸上缓缓行过,留下道道沟壑。
每年外婆生日都适逢暑假,我总是会同妈妈一起赶回老家,妈妈想念外婆,而我却更想念外婆的园子。
外婆的园子是斑斓的,有绿油油的香芋叶,鲜红灿烂的辣椒,有绽透着微棕的板栗……哦,对了,还有那鹅黄色的桂花。
妈妈的家乡坐落在漓江边上,九月一到,满城飘香。我喜欢桂花的气息,甜甜的,却又不腻人。
小时候得我总喜欢穿着一袭白裙,光着脚丫子,走过那铺满碎石与黄土的小径,到桂花林子里去。那儿的桂花可不同于这边矮小无力的四季桂,它们是高大的,威武的,尽情地舒展着自己绿色的枝条,竟能将烈日里的阳光完全隔离在外,只留下一片绿色的阴凉。而我总喜欢躺在树与树之间的网床上,折下一小片枝叶,细细观赏。
八月里的天气,桂花竟然都没开,只有在树中细细寻觅,才偶尔会发现那小巧而精致的花苞。常会在玩得不亦乐乎时听见外婆的呼唤,便顽皮起来,与她玩起了“躲猫猫”,时而蹿上树枝,时而躲至树后,又或是趁外婆不备,一下跳上她的“驼峰”。外婆总是笑笑,便将我背回家去。我趴在她的肩上,细细拨弄着她的银丝,嗅着她身上的味道。那是阳光的气息。
回到外婆的小木屋。屋前挂着一串串红火的干辣椒,香气扑鼻,却也能呛得人眼泪横流。外婆做饭时爱放那么一两根,鲜红的汤汁在锅中翻腾,表面凝聚起了金灿灿的的浮油,真是令人胃口大开。吃不得多少辣的我总是伸着舌头,哈着气,肩膀一怂一怂地,眼泪也盈在眶中,却怎也不舍得放下那香香的菜肴。外婆看着我笑,脸上的皱纹蹙起,赛那老榆树的木皮。粗糙,而深刻。
阳光灿烂的午后,与她挽着手走上山路。路旁,长着齐腰的狗尾巴草与朵朵绚丽的野花。精挑细选,择下最美丽的,别于外婆耳鬓。她的白发,和着野花,在阳光的折射中闪着耀眼的光芒,煞是好看。田间的空气弥漫着泥土的清香,风中,朵朵蒲公英的绒絮竞相飞舞……
今年没能回去看看外婆,可还是想。想念那桂花的甜香,想念那干辣椒的辛香,更想念外婆身上阳光的味道。
【篇二:小足球赛】
在田野尽头的牛瓜角树下,一场激烈的足球赛正在进行中。有一个小男孩,站在用书包堆成的简易球门前。他肤色微棕,上身穿着一条青绿色的裤子。虽然膝盖上有一处擦伤,但他丝毫不在意。只见他手扶在膝盖上,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地望着前方,准备随时来一次扑救,挽回结局……
让我们将镜头回放到几分钟前:一群小学生有说有笑地走出了校门,来到了一处荒地,用书包堆了两个球门,足球赛开始了。过路的行人被吸引了过来,不一会儿,一旁的长凳上就坐满了人。一只黑白花的小狗也随着它的主人来了,可是它对足球一点儿也不感兴趣,正在主人的脚边呼呼大睡呢!
那一位头发金黄的守门员做好了准备,脸因为兴奋而涨成了红色。这时,一只足球向他飞过来了,只见他一闪一扑,足球就被他压在了身下。
站在他身后的小男孩,穿着红色的运动服,腆着肚子,想起昨天大哥哥摔破了膝盖,还是他踢走了一球,取得了胜利呢。想到这,不免有些洋洋得意。在观众那边,一个和守门员有着同样金色头发的小男孩,一边用手计着分数,一边摇着小手,说:“真精彩,太不可思议了。”戴着红色帽子的小女孩,弯着腰,伸头向右望去,她涨红了脸,虽说她没有上“战场”,但她似乎还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看得最认真的算是那位大个子叔叔了,他看得津津有味。生龙活虎的队员让他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当时他还是前锋呢!他还想到了将来的世界杯,这些小足球将是未来栋梁!
“胜利喽!胜利喽!”小运动员欢呼着拥抱着。他们向进球的“英雄”翘起了大拇指。这真是一场紧张、激烈的比赛啊!
【篇三:心中的一亩田】
天空一如去冬的阴晴不定,浓云铺满天空,间隙中透出些微微的蓝天。微风吹拂,田野静默。
厌倦了灰色调的素描,就像厌倦了每天几近于两点一线的生活。每当削铅笔时翩翩的石墨粉落下,就感到压抑如那粉末一般,扩散到每个角落,吸进了烦闷的躯干。
扔下那光凸凸的铅笔,抛下那些所谓的构图技巧,仅带了几种颜料和几支笔、一本速写本,我来到了小区前的那块空地上。
那是一块尚未建楼的荒地,自然生长着芦苇等各种野草、不知名的树,还有附近勤快的人们翻种的各种农作物。踏上那松软的泥土,芳香便从泥泞中沁出,淡淡的,使我的气息也变得纤弱而略显微棕。挤上颜料,笔尖吸饱色彩,调色板上顿时绽放出朵朵清莲,颜料一丝丝渗入水中,一点点地融合交汇。软软的羊毫小心翼翼地拨弄着色彩,卖弄着它轻盈的舞姿。
喜欢的就是那初春萌发时的色彩,鲜嫩得想让人流泪,柳条上不知何时抽出了嫩绿的芽儿,绿是明绿,透着柠檬黄的意味,微暖不过是迎春的淡黄。田野中的油菜花,高傲地伸着脖子,亭亭地站立着,丝毫没有乡野中的羞怯与胆小。那夺目的小花一如鸡蛋的蛋黄,金若旭日,耀眼出挑。
不断地调色,好让有限的颜料能绘出大自然无限的色彩,褐黄、土绿、灰红、粉紫……若不细心观察,你不会留意到那黝黑的枝干间,会有点点新绿在一点一点地生长,爆发出如许的青春亮丽;你不会发现在瓦砾的缝隙间,还会有花瓣如米粒般大小的钴蓝色野花在努力绽放;你不会察觉老旧的松柏下竟有赫红带灰的针叶……成色一天天地被清风春雨洗尽,日益显出勃勃的生命的本质来。生长总是在田野间悄悄地进行。
心头一阵欣喜,就像孩童时得到一根棒棒糖后那傻呵呵的满足。画面已逐渐丰富起来,从上到下,亮度逐渐减弱,对比度也有所凸显,提笔、蘸色、落笔,每一笔的笔触都是独一无二的,过渡、调整、加以清水稀释渗透。春天的气息跃然与我的画面,流入内心,甚至连心脏的跳动都有了初春的节奏。
当代隐者周梦碟,小时候被问及梦想时,他在空中画了个小圈回答道:“我希望有这么一块田,田中能有七棵小葱。”我的梦想,也是能有块田,田里有春天,我可以在这块田里画画,描绘着春风拂过我心时的旋律。
走进心中的那一亩田,和喧闹的世界来个短暂的告别。
【篇四:温暖的魅力】
她总给人一种平静温和的感觉,古风的衣着加上她温柔如水的神情,可以让人忘记时空,仿佛置身于梦境。
微棕的秀发与下颌齐平,根根柔顺整齐光泽无比,似丝线流苏,随风飘摇荡漾,向我们传递着她古雅婉约的韵味。饱满额头下的眉淡而细长,就像初春被一片柳叶遮住的娇嫩的小草。小巧的鼻子,与画中古代美丽女子一般秀挺,柔和地修饰着她脸部的线条。唇角总是上扬着,似被晕染过的玫瑰花瓣,留给人一种明朗、温柔的感觉。
往她的眼中细看时,仿佛感到了一种照耀。这一定是一双最深的眼睛,可又十分奇怪。最深的地方应是寒冷、黑暗的,可盯着那儿看,它是明亮的,温暖的。深潭中装的是鼓励、肯定与爱吗?
这双迷人的眼叫你不敢分神,只得紧跟着她,吸收她所传递出来的智慧了。在思绪悄然飘远时,突然有光照进来,那光是温暖的,温暖得能穿透一切,在你的脑中盘旋逗留,让短暂的分神在光照下暴露无遗,驱赶了莫名的不知所措。
这就是她独有魅力的地方了吧,一般的温暖仅叫人安心,可她的温暖饱含着提醒和肯定,正是她的肯定让我们好好做该干的事情,再不敢辜负这份温暖的光了。
具有这种眼光的人,能够知他人所想,更能给予温暖感化。在这双眼睛的帮助下,更多的人会因此而迷恋于语文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