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过年的灯笼】
春节又一次临近,爷爷将一个灯笼送给了我,那是充满温暖的灯笼。
爷爷整天忙里忙外,可怎么也忘不了在春节前做灯笼。爷爷的手艺是独特的,用铁丝、用竹棍儿就做成了灯笼,铁丝和竹棍儿编在一起,若即若离,却不散开。灯笼需要灯罩,爷爷又拿来一些褪色的但又十分厚重的纸糊在灯笼架上,灯笼就大功告成了。画上美丽的图案,这灯笼就栩栩如生。
虽然爷爷给我做灯笼总会花上很多的功夫,但是每年除夕夜,我依然能获得一盏称心如意的灯笼。提着可爱的灯笼,在老家的村庄里窜来窜去,那烛光忽明忽暗,照亮村庄的小路。不止我有,我的小伙伴也有。我们这些小孩子在村子里转来转去,夜色中有我们的快乐。“看,这些孩子夜里还那么活泼;看,这灯笼真好看!”每当跑着跳着来到别人家门口,人们总会笑着这样说。
过年时,爷爷会将自己做的灯笼全部拿出来,而我就帮着爷爷摆灯笼。门口的石墩上是我的红灯,门上也挂着灯笼,点亮它,院子里一片辉煌。我在这柔和的烛光中欢呼、舞蹈,爷爷则去烧香、烧纸、帮奶奶煮饺子。夜深了,我们这群孩子还在院子里玩耍……
因为有了除夕,就觉得日子是快活的;而因为爷爷的灯笼,除夕就更令人向往了。守夜的我没有睡意,我站在门口,盏盏明灯在夜色中释放着无限的光彩与温暖,这年就更加美丽柔和了。有时除夕,爷爷会带着提灯笼的我去串门。爷爷跟乡亲谈话,而我则与别人家的小孩子一起玩耍。除夕夜有了红灯笼,便有了烛光,有了温情。
日子一天天流逝,岁月抹去了爷爷的黑发,我也渐渐长大,渐渐苍老的爷爷不再送灯给我,虽无灯笼,但我依然是那个爱着灯笼的孩子。除夕,我没有让爷爷送灯给我,而是学着他的样子做一个灯笼,在夜色中提着属于自己的灯笼,释放温暖与光明……
【篇二:童年趣事】
在我的记忆长河中,最有趣的一件事是童年堆雪人。
那一年冬天天很冷,连鸡都冻得恨不得把整只脑袋插进毛里,我们也都穿着大棉袄。我站在大门旁看着外面,北风呼呼地吹着,天上竟然掉下一两片雪花来。我急忙用戴手套的手去接,雪融化了,顷刻间,雪下大了,纷纷扬扬的落下,不过半小时,雪就能没过我的脚了。
我和爸爸各拿着一把铲子一起去堆雪人,我做头,爸爸做身体。过了一会儿,雪人白胖胖的身体和头做好了,我从口袋里取出两粒黑纽扣塞进雪人的头里,这样眼睛也做好了。我又从柴堆里挑出两根细竹棍儿,做雪人的手。鼻子用什么呢?啊!用胡萝卜,不过我可不要尖鼻头,我切下三片胡萝卜,削成圆形,呵,一个红鼻子。我把它塞进眼睛下面,啊!真像那么一回事儿。最后还要来点创意,我把白色塑料桶扣在了雪人头上。嗨!雪人真好看。我乐得扑进雪里,印了一个属于我的雪人,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我认为,这是我的童年最有趣的一件事。
【篇三:山中游记】
一年中最快乐的事就像天上的繁星一样数不胜数:竹棍儿打架、吃我最爱的自助餐、出门游山玩水……但其中最令我难忘的莫过于是和兄弟姐妹勇登山峰了。
每年的暑假,我们都会回老家,这也是我们兄弟姐妹大团圆的日子。趁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大胆地提出了一个建议:“我看大家好不容易聚在一块儿,待家闲着又下不了蛋,还不如出去爬山呢!”大伙听了如梦初醒,异口同声地拍手叫好。
咱们几个收拾行装,穿上便衣,带上木棍,威震八方地上了山。在路上,大哥总和我们说山上有野猪,会把人撞晕。我吓得心惊肉跳,立马变得像小偷偷东西那么警惕。
来到山脚下,我仿佛听到了野猪的叫声,我有些恐惧。但在兄弟的鼓励之下,我坚定了继续前进的意志,上了山。
一路上山清水秀,草绿花红。有许许多多的鸟儿在我们眼前盘旋,它们奇形怪状,不可计数,让我们眼花缭乱。我们还发现了各式各样的蔬菜、水果、黑木耳、野蘑菇、野草莓……就在我沉浸在山中美景时不知谁大喊一声:“野猪来了!”我听了就如惊弓之鸟,像脱了弦的箭朝姐姐的怀里扑去,吓得全身颤动起来。“骗你的。”二哥幸灾乐祸地对我说道。我听了,立马拿起登山杖去追杀。
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半山腰,前面的路有许多密密麻麻带刺的枝叶,路很难走,除非有砍枝叶的工具,否则只能放弃前进。于是,我们一起讨论过后,决定下山。下山时,我一马当先,竟然还发现了野牛窝和干净的酒罐。二话不说,我们扛了两个酒罐回来。到家后,哥哥姐姐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下次去爬山一定要带些工具,准能爬上山顶。而我这个小吃货却想:下次一定要带个袋子,把山上的野味都带回来。
爬山是我们回老家每年必做的事,我们一年比一年爬得高,一年比一年强壮。虽然这次没有爬到山顶,但是我们都有信心,期待着下次回家可以骄傲地告诉家长:“我们爬到山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