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责任的议论文】
正如材料中梁启超所言,责任完成了,乐就产生了。所以,我认为责任在心,方能乐无穷。
历史上有许多以责任为自己终身目标的人,范仲淹不失为他们的好代表。范仲淹小时家庭变故颇大,尽管如此,他从小心怀天下,少年入读应天府,日子清贫,终于在苦读后及第。他怀着兼济天下的报负,秉直进言,却卷入朋党之争,这时就有朋友劝他少管闲事,他却回答道:“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宁愿为更美好的家国天下而死,也不愿苟且偷生,之后,他更是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呼告。这,正是把天下当作自己的责任。天下动荡不安,连年战乱,那就需要我去冲锋陷阵,死而后已;如果天下其乐融融,繁荣昌盛,那我才可以安享晚年,乐在其中。范仲淹的这种乐,源自于自己的责任。责任完成,那我就可以乐在其中,自得其乐了。
责任在心乐无穷,就像周总理无论何时责任都在肩上挑着,不辞劳累地去履行责任应该也是一种乐吧。
周恩来自小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目标,此后,他苦读诗书,出国留学,只为自己的目标。终于,他历经辛苦,与共产党领袖奋斗出一条救国道路。但他又为了克服开国之初的困难、扭转建设道路上的错误、促进外交事业的发展付出无数个日夜的艰辛,只是为了儿时的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一刻不停地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他这一生都在为他的`目标而奋斗,而目标也被他视作他的责任,想必这种责任在一步步完成的时候,周总理也会感到乐吧。
在当今社会,也不缺乏背负着责任的人。
其中一个就是袁隆平院士,他曾经历过1960年,那年中国正面临严重饥荒,而袁隆平院士望了望自己手中这株天然杂交水稻,于是他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击败饥饿威胁,后来他取得重大进展,为世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他却依然专注于田畴。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而这种一生都在为之奋斗的梦想,也应该被他视作责任吧,而他在看见责任一步一步地被完成时,一定会感到乐啊。
这三种人物一个个都在为自己的责任而奋斗,他们都因把自己的责任放在心中而感到快乐,所以说责任在心方能乐无穷。
【篇二:中国】
时间长河浩浩汤汤,滚滚流逝至今。大地寒来暑往,四季消长分明,走过五千年的历史沧桑,聆听无数华夏儿女的心声。如今的你已悄然苏醒,金目炯炯,一声龙吟震彻寰宇:未来的你终将会傲然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
“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一个国家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立身处世的根本,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社会前进发展,繁荣昌盛的根本。
从古至今,无数的前辈,先烈,他们为了国家上刀山下火海,即使他们知道前方是无边无际的万丈深渊,是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是无边黑暗中夹杂的一丝光明,也毅然踏上这条道路,无所畏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谁在岳阳楼上扶手而立,吟咏出忠君爱国的深切情感?范仲淹一生追求着爱国忠君,为国家操劳而奔波,宁鸣而死,也不愿做个明哲保身的小人。他将自身置于广大的国土之中,用最深沉的爱守护着这片土地。即使伤痕累累,几遭挫折,为国而鸣,他心甘情愿。
二十世纪的中国满目疮痍,伤痕累累。你看,神州大地硝烟回起,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你听,列强铁蹄踏破神州大地的阵阵响声,亲人之间生死离别的悲恸之声,这些触目惊心的场景无一不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时,我仿佛从黄沙漫天,迷雾朦胧中看见一个伟大的身影。他见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山河破碎,民族衰败,国家告急。他下定决心,弃医从文,拯救民族,国家于危亡之际。他轻轻拿起墨笔,却于刹那间,化作锋利的刀刃,猛然刺向敌人的胸膛。他用文学的力量,唤醒千千万沉睡的灵魂,回归一个个空荡荡的躯体。他就是“寄意寒里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先生。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于危难之际凝聚民族之魂,救国于将倾之时。
梁公云“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这是梁公对未来中华少年儿郎的期盼。
少年儿郎们啊,“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未来的你们将是国之重器!让我们怀揣相同的信念,铭记历史,点燃生命的激情,放飞中国梦,创我中华盛世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