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同仇相关作文

【篇一:壮志如歌】

黑暗、宁静……

他们低着头、垂着手,一动也不动,就好像融入了坏境之中。冬天的风拂过,吹动了些许发丝,但他们仍纹丝不动。

“隆——隆——”,沉重的鼓声乍起,伴随着鼓声的还有那高昂的声音:“与子同仇!”所有人抬起了头,右脚一起一落,“隆!”与鼓声融合在一起,发出震天撼地的响声!

“与子同仇!”一声更高,更响的声音喊出,这气势如蛟龙出海,气吞山河,凌厉的气息如偏锋利剑,无孔不入!

果真是壮志如歌!

背景上,是战场上的交锋,是血与血的决斗,鼓声不断响起,兵刃相接,仿佛又见到那秦风吹起,“王于兴师”的时代始皇帝立于战车之上,“与子同行!”任他千万人合纵抗秦,毫无畏惧,一鼓作气!我秦国就是要一统天下!

果真是壮志如歌!

台上的人排成一排,又静下来,鼓声也缓了,正当感觉要结束时,鼓声突然加快,如雨打芭蕉一般不断与鼓面接触,两名舞剑者跃出,仿佛重现了当年的战争。

舞剑者后的人们又开始了朗诵,气势又一步提高了!一个人类小小的身躯中,真想不到可以如此豪情壮志!

这是“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气势!

这是“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

这是秦国一统天下的壮志!

好一个与子同仇的君主,好一个壮志如歌!

音乐停止了,朗诵也戛然而止,不久,现场响起了震天撼地般的掌声,评委也给出了全场最高分95。52!

台上复归于黑暗,宁静……但是,人们的耳中,似乎还余有战鼓的轰鸣……

【篇二:我读诗经】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跨越千年的历史阻隔,我仿佛再次听到了耳畔边想起的秦国士兵的震天呐喊与一同报效国家的誓死决心。

这便是诗经的魅力,没有过多的渲染,没有过分的修辞,一幅惨烈艰苦的战斗场面便被刻画的淋漓尽致。仅三言两语,就将秦人不苟且偷生,而是奋起勇敢对敌的爱国情怀表露的一清二楚。

战争,中国文学史中最不缺的一种宏大场面。可虽多,却不尽好,而我独爱这一篇《无衣》,这是出征前士兵互相鼓励之言,更是他们面对强敌的勇敢宣言。即使环境再艰苦,甚至没有一件完好无损的衣服又如何?我同战友共穿一件便罢。君主命我们抗击戎敌,保家卫国,我便勇往无前,无所畏惧!只要你我同心协力,再强的劲敌也将被我们攻克!这种由诗中读出的战斗场面,如同从字里行间迸发出来,填满了我的内心。在那一刻,仿佛我就是那个征战在外的秦国士兵,国之生死存亡,家之和睦兴衰,朋之相见离别,田之丰硕荒芜都同时涌入我心间。顿时,我迟疑了,我不知是否应用生命的光辉去点亮那死亡的圣火,更不知是否应舍弃自己的一切去报效祖国。但是,他们没有,他们顶着生活的巨压,毫无顾及地踏上那片注定没有归路的沙场,一次又一次地奏响生命的赞歌。

正是这首满满爱国的《无衣》,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些流进鲜血只为国家的一丝胜利的人们的真情告白。那时秦人的团结勇敢,舍身忘死的拼搏精神,即使是千年的今天,这首可歌可泣的诗还是能唤起我们内心中的一丝激动。曾有人这样评价它:“英壮豪迈,非唐人出塞诗所及。”它不仅是《诗经》中的一段佳话,还是那些永埋入地下的勇士们的永远回忆。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