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姥爷】
“嘿,你们班怎么这么差?叫一个不会,叫一个不会的?”
说话的那人可不是其他人,是我姥爷。此时,那老正手握钻石牌香烟,鼻子上带着黑框老花镜,身穿着经典农装:白头巾、白上衣、黑长裤,端坐在我旁边的太师椅上,两眼直瞪着此时上网络课的我,这老有些顽固,给我留下了一个很深刻的印象。其实事情啊,是这样的:
那天我们去姥爷家里,这天又要上网络课,那就在这里上吧。老师向来叫些不会的,这样让他们听课,听懂。可是,姥爷奇怪了,说了那句话。
我该怎么回答呢?想了想,说:“我们老师为了让全班都会,所以只叫中等生和差生,除非一些特殊难题,就叫好学生。”我本以为那老会懂了,谁知蹦出来了句:“那你们不是在这耗时间呢?”
“不是的,姥爷。这种方法能够让差生会题的。”
“那你们那些好学生怎没办呢?都交了钱,这是在耗费时间和金钱!”
“不是,我们好学生都会……”一语未了,姥爷马上反驳道:“既然你们都会,那就叫你们去回答问题,这样答得多快,还能赚些时间多学点呢!”
父亲插话道:“这是因为人家差生也交了钱。”那老还不明白。
“姥爷,因为啊我们那里考试算的是平均分……”他又插话:“那为什么要算平均分,这耽误你们好学生,中等生呢!”
“姥爷,等我说完……”
“我就不明白了,我们那小时候都算最高分的!”
我忍不住拍了下桌子,“姥爷,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
姥爷沉默了,不知是不是在思考我是对的,也不知在想例子反驳我,继续保持他的观点正确。反正我要退出争辩,继续上课了,我没听太多东西了。但是这次姥爷给我留下了个老顽固的印象,现在我还在想:
姥爷真是个老顽固啊!我这算跟长辈斗嘴,还是长辈跟我斗嘴啊?
【篇二:上网课的感受】
本来这是一个非常平凡的假期,可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打破了这平凡的生活。
这场瘟疫使我们暂时不能返校学习,全校停课。疾病虽然可怕,但是我们的学校启动了开学新模式——云开学,一场“空中课堂”随之诞生,隔着屏就能上课了!正所谓停课不停学,我们又感受到了学校生活的快乐。
今天上这空中课堂,先是校长讲话,然后是语文、英语、数学课。上完一天的课程,我想发表一下感想呀。
这是我们第1次上这个空中课堂。第1次上这种新式的网络课,着实有点儿激动,这空中课堂非常神奇,电脑仿佛是雷达显示屏,我们通过它来接收着老师发射的知识无线电波。
虽然我们与老师的互动与交流少了,与同学的交流也少了,但是这种新式课程无疑是给后代埋下了科技的种子,这样我辈能够耳濡目染下更加努力学习,争取以后使科技的发展更上新台阶。空中课堂有一大好处,那就是上完课,如果有知识点没有学会或巩固,学生还可以看回放,这不是很好吗?网课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科技如何改变人类生活。这次瘟疫,让我们大面积的享受了网络带来的便利。
最后,我希望早日疫散花开,与同学们相拥于校园。这就是我的空中课堂之感想。
【篇三:网络与我】
对于小长假,我总是“又爱又恨”。高兴的是我可以出门旅行游玩,郁闷的是一周只上一次的国学课不得不请假。但自从妈妈给我报了网络课之后,这个矛盾就解决啦!这不,今年清明节假期又到了,妈妈带我去浙江金华旅行。白天,我开心地游览了叶圣陶老先生笔下的双龙洞,晚上,回到酒店打开电脑,连上网络,完成了国学课的学习。
其实,第一次妈妈告诉我可以通过网络上课的时候,我还心存疑虑:没有老师,没有教室,没有同学,仅凭一台连上网络的小小电脑,就能上课?但一打开电脑进入网校软件,我就被老师风趣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讲解牢牢吸引住了。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停下发问,在线的助教也是有问必答,方便极了!那堂课我听得格外认真,讲解结束后我还在线上完成了随堂测验,结果显示我完全掌握了知识点,这效果一点儿也不比面授课差。网络课既节约时间,又提高效率,让我享受了一次旅游学习两不耽误的美好假期。
网络带给人们的好处数不胜数,比如,外婆现在不用去菜场买菜了,只要用手机在软件“朴朴”上一点,新鲜蔬菜就能送到家;外公不用出门买报纸了,打开手机就可以浏览到世界各地的新闻;妈妈带我逛街时,我也不用提醒她带钱包了,因为大到商场、连锁超市,小到路边摆摊的商贩都能直接用手机进行支付。
但是网络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网络游戏容易让人沉迷,无法自拔;长时间地盯着屏幕,容易造成近视。
作为网络时代下出生的“零零后”,我们一定要正确使用网络,保护好眼睛,避免沉迷游戏,同时认真学习计算机知识,未来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人类。
【篇四:我们的碎片化生活】
现如今,互联网已经连入了千家万户。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都有了巨大的改变:变得更加快捷、更加方便,也变得碎片化了。
碎片化越来越普遍,人们可以不用特意到书城和书店挑选书目,而是在手机上使用一种软件便可以迅速找到自己想要的那本书并下单。甚至我玩的游戏都对加成更新到可以暂停,方便玩家将不用的加成存起来……
从我的生活说起。假期中家长本要给我报补习班让我出去上课,但在他们知道有网络课的存在之后便从此让我开始以这种我闻所未闻的方式上补习班。这样与老师隔着屏幕上课确实是新奇有趣,足不出户也能让老师帮自己解答疑惑。但这也上我的上课方式碎片化了。有时请假没听课,课后必须挤时间去看老师录的视频,而我往往没有完整的时间。这时我就只能看一会,按个暂停就去做别的事了。反复几次勉强在下节课前看完视频。可以说这样的学习效率非常的低。可见碎片化虽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却也同样带来了“副作用”。
另外,现在的人们,除学生外还有多少人坚持在看纸质的书?kindle一类产品的盛行也给人们带去了碎片化,我们将一本书下载,外出时就可以随时拿出来阅读。我经常在地铁和公交车上看到人们捧着平板或是手机在不停的刷着,并且我很少在他们脸上看到认真的表情,大多是心不在焉漫不经心的翻阅着。如此碎片化的阅读,我也有过一次经历,却在翻开书时阅读的内容与记忆中的无法顺利地拼接,因此总得回到前一段重新看一遍。读完一本书后,我发现我并不能把自己的感情带入到这本书里去感受和理解它。所以这所谓的“碎片化阅读”不仅没有为我节省时间,反而花费了我更多的时间。不如我用半天时间认真地完整地读完,我相信这样才是所谓的高效。
也有人说,碎片化会使我们无法专心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情。比如说一个人行走在路上,脑子里却是今天早上看到的某条有趣的新闻,他还会注意到脚下不平的路面吗?
总之,碎片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