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手上墨,掌中梦】
梦,用墨点记在手心,君莫笑其小,印入心中可成墨池。
——题记
有一双小手,总是沾满星星点点的墨渍,像只言片语,像梦呓连绵。
小手曾经疑惑:为何她一次又一次地找来不同素材,一幅又一幅地临摹?纸飞纸落,眉蹙眉舒,时间挥洒间,黑墨飞溅在手上,墨渍点点的小手总被同学们讪笑,但她却苦笑不语,只默默看着黑漆漆的手,无意间溅上的墨痕如游龙飞舞,嘴角微翘。
小手曾经抱怨:为何明明是休息玩耍的时间,自己却依旧得奋笔疾书?本是娇滴滴的女娇娥,却在执笔画间磨出老茧。那杂乱无章的线条,那不知起始的涂鸦,为何主人钟情至此,反复观察,仔细描摹?
小手不知道,内心却明了。“素练霜风起,苍鹰画作殊。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杜甫的歌吟就是她内心的追求。不言不语不代表不懂不顾,她只是把这个梦默默藏在心涧深处,幻想着有一天通过苦练能达到诗中的境界罢了。
涂涂抹抹的画纸,增增减减的画意。初飞的雏鹰,步态蹒跚,姿势笨拙,但是谁能否认,这蹒跚笨拙不会孕育日后的矫健英勇?初鸣的雏莺,呕哑嘲晣、嘘喘嘶鸣,但是谁能否认,这呕哑嘶鸣不会成就日后的圆润优美?
小手不疑惑不抱怨了,画意即心意,小手不笨,开始懂得。当她的画被耻笑比例不对,张牙舞爪时,小手伴着她夜夜素描,坚持练比例。灯火阑珊,伴着家人此起彼伏的呼噜声,她的灯却明晃晃地亮着,一个个不甚圆润的鸡蛋,一条条游蛇般的黑线在画纸上忽闪忽灭,“向中国首席漫画家进攻!”的大字条幅在灯下格外醒目。小手在疲惫间一抖,泼洒了团墨,沁润开来,手上便是江山一片。不做到冗繁削尽留清瘦,何来画到生时是熟时?
十年坚持,成就不悔。
当她用那依旧沾满墨水的小手铺撒出一张张令人惊叹的画作时,掌声终于响起。掌声中,我暗暗轻抚我指间那两个坚挺的老茧,它俩伴着我,于桀骜不驯中,不停向上,一往无前!
如今,我的画作丰盈了袅娜姿态,收获了许多荣誉。但征途远未结束,手上墨,依旧零星,掌中梦,仍然紧握!
【篇二:生活因纸而精彩】
纸多样而又极统一。它可以涂鸦或者珍藏,但最重要的,它的出现为人类历史中增添又一个高潮,人的生活也因它而精彩。
最常接触的纸张,我以为是书。它们排成几行,在书架上耀武扬威。读《红楼梦》,为宝黛的爱情而伤怀;读《镜花缘》,为才女们的智慧而惊异。读李清照、读苏东坡、读毕淑敏、读余秋雨。我想,纸是供以消遣的玩具,它让我不尽欣喜。
上了初中,作业上的难点成为我决心攻下的敌人。一年年的长大,已经让我意识到知识的广阔、祖先的强大。偶尔有空闲,也得阅读规定的《论语》和名家散文。孔子为人处世的理念我有所褒贬,优美的笔触浸润着我的心灵。纸,是记录智慧的工具。它让我聪颖而睿智。
学习工笔花鸟的时候,心是彻底静下来的。力量凝聚起来,结构也得紧而不密,疏而不稀,一笔一画都讲究好。完整一张就很优雅了,看荷花悄悄滴开着,荷叶静静地立着,卷边儿的地方像裙裾,随着风会摆起来的。这宣纸上渲染的是中国的魂,勾勒的也是中国的魂。讲究的是聚,是静。纸是传递民族精神的媒介,它使我不忘传统。
纸使生活变得充满快乐,使生活变得文明而聪慧,使生活浸没在传统艺术的优美之中。这都使生活更加精彩。
反观现在,公交站,地铁站,甚至是中学的教室里,都是拿着和手机埋头翻看的。科技在发展,人的生活也随科技一同发展的飞快了。手机上的快餐文化,让你静不下心去阅读一些长篇著作,也不愿去执笔画一幅国画了。电子科技能容纳千万张画,能容纳几百本书,可怎么能和发着书香气的页页纸张来的真实,来的平淡呢?这已是社会的通病了。可触的,可及的,早已不被关注,我们不能改变吗?科技和传统不能兼容吗?
纸很重要,它会改变我对世界的认识,为我创造一个更精彩的生活。
开始用纸吧,生活因纸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