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秋雨】
我是被一阵什么声音吵醒的?那声音就像有什么人要探访我似的,和着轻盈的步伐。我睁开眼,准备去迎接那晨访者,去迎到满眼似烟似雾的湿润,下雨了。
披件厚衣,我来到窗前,窗外的细雨如同“草色遥看近却无”般的迷蒙。已是入秋了,远处的山,近处的景,无一不在它的润泽之下,使人想起泼墨的山水画。我不由自主地轻叹着,又踱回床边。十五六岁,既阳光又多事的年纪,再加上一个雨天,于是那丝忧愁又上来了。
又是雨把我吵醒了,已不同于方才,这次是带着千军万马来的。我被那雄壮的声音鼓动着,来到凉台上。雨倾盆地泻着,雷在我无所不知的地方愠怒地响着。我笑了,准是天上管水的官太懈怠,惹得天神恼了。硕大的雨滴狠狠砸在地上,但它们溅落的姿势真是漂亮——好似一个个跳芭蕾的小仙女冒出地面来,做一个绝妙的飞跃之后,蓦然倒地,然后,化为一摊柔情的水……我虔诚地放眼苍穹,那里有一个卓越的演讲者,他那感染人心的磅礴气势已驱除我内心的所有惆怅。我不明白,他竟能用他的热烈叩开我的心灵的大门。他在宣讲天地的赞美诗,我已浑然融入进那动人的词句中去。
雨又渐小了,就仿佛歌剧中庞大场面之后的咏叹调一样。我的心也在尽情倾诉它的舒畅。静立于凉台上,任水务肆意扑在脸上、身上,细聆雨之歌,静赏雨之舞,真是既有湿意又有诗意。柔细的雨丝是那般清晰,没有了野炊晨烟相伴的错觉,源源不绝地天空深处抽出来,给这属于我的季节又平添一份情调。那些正在谢幕、退场的角色——落叶的树,泛黄的草,虽然已经倦了,但在我的眼里,竟像是要从根的深处渗出一丝春的绿来。
秋日雨后的天空,蓝得如蓝水晶一般,几片未飘尽的云还挂在天尽头。我的心彻底拂净了,如云一般,也似要透出一般清爽。我微笑着,享受对美妙人生的无限憧憬。我默默得感谢,感谢这秋雨的恩惠。
【篇二:守护最后一点清澈】
你有没有好好地去看过从我们身边流过的瓯江水?帮它清清身体里的垃圾吧,认真地去了解一下它,和它聊一聊那些过往的时光吧。
曾经的它也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如果没有这次中环正源水务公司之行,我也不会知道那些污水是怎么一点点地清澈如初的。从进水到出水排至瓯江,经过了整整九道工序。淤泥的沉淀、泥饼的外运……一步步地参观,我们根本无法从最初进水的样子而联想出最后融入于瓯江生命中的它的形象。
“上善若水,治水躬亲。”中环正源水务公司在至2010年年底,已处理了2。92亿万吨的污水。刚开始听到这个数字的我很惊讶,这是以亿万作单位的数据啊,平时只是让它如时间般不经意间逝去那样,在我们看来再普通不过了的水啊,竟有如此多的污染混入其中。平日里,你洗澡洗手流掉的水,从妈妈手中洗衣服、洗菜、淘米排出来的水,那些是可以进行二次利用的水。你有没有想过,将它进行循环利用呢?
就像我们在那个污水处理厂看到的那样。
讲解员和我们说:“现在的污水排放量已远远多于从前,我们都在超负荷工作。”垃圾、淤泥和来自各处排出的污水,终于知道为何从前那清澈见底的瓯江会遭受如此多的非议。污水如果没有经历这九道工序的处理,你再去那儿看看,我们的母亲河又将会被我们染出怎样的颜色来呢?
我们一直在强调着的五水共治,其中的治污水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我们大家力所能及的。你或许知道,也可能不知道,正因为有着正源水务公司的存在,它那远离市区的花园式厂区每天都在接收着来自你,来自我,来自我们的各种污水。他们努力实现污泥彻底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一点一点的,循序渐进地改善着温州的城市水环境。
从最初进入的那个分配井、进水井,闻到由各类污染原料混在一起的气味,再嗅着从细格栅间、曝气沉砂池里混合着的泥水味,最后跃入眼帘的是近乎清澈的排入瓯江的水。我们,是不是应好好地去保护一下这些在我们温州流淌着的生命呢。
守护它的最后一点清澈吧,减少一些污水的排放吧。好好去看看它吧,看看以前的温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