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乡情】
我出生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里,那里经常可以听见鸟儿婉转绵延的叫声,风吹过竹叶的沙沙声,山泉流过石缝的哗哗声。
家乡的山很丰饶。每年春天毛香成熟的时候,我与妈妈、奶奶总会,带着簸箕到山上掐毛香,妈妈奶奶总是一手掐一大把,放入簸箕中。而我,指甲短短的,总是要一根一根地向上扯。忙了大半天,我们总算采到了两大筐毛香。
将刚采的毛香洗净,包入布中,用锤锤打。这事,本该奶奶做,可我觉得好玩,也要插上一脚。
等到奶奶将毛香泥、籼米粉、水团好后,妈妈也将腊肉、粉丝,炒好了。我们要开始包毛香粑啦!
奶奶用那娴熟的手法,一手就揪一团毛香团,将它揉成球状,然后用手压平,舀一勺馅,然后包起来,放入芭蕉叶上。
而妈妈呢?她长了一双“奇手”,一碰到毛线团就粘的满手都是。她只好站到一边看我们“大显身手”了。
虽是第一次做,但我并不觉得像妈妈说的那么困难,我,这次就要证明给妈妈看。
我一手抓起毛香团,奋力地将它揉搓起来,啪的一下,将它压成了一个大面饼,然后又舀了一大勺的馅,将四周包围起来,仔仔细细地揉成了球状。“哎呀!油都流到手上了。奶奶,你快来帮帮我”奶奶赶紧接过我手上的“油粑”,揪了一点儿毛香团补上了我那毛香粑的“破洞”。好了,这下我一定不会再出问题了。“奶奶,你快还给我,我可以了。”我将那个球压扁了些,顺便完善了一下,就放出了大锅中。哎呀!这个毛香粑似乎有些格格不入。
“你呀,总是爱逞能,现在做成了巨人吃的粑了,待会儿好了,我可不吃你这烂摊子啊,要吃就你吃啊!”
“我做的东西才不给你吃呢!哼!”
后来,我还做了冰糖心的毛香粑呢!
到了毛香粑出锅的时候,看着那一锅大小纵横的毛香粑,心里可开心啦!
我可等不到奶奶一个一个夹入碗中了,一筷子就夹了个小毛香粑,咬了一口,嘴里哈着热气,还不忘直说:“好吃,太好吃了,不愧是我与奶奶一起包的。妈妈,你看我厉害吧!”
毛香粑是岳西的特产,每年清明节前后,整座大山上都飘着淡雅的毛香的气味。
在五彩斑斓的人生之中,家乡永远是最美的那一色;在五味陈杂的人生中,家乡永远是最诱人的那一味。而我对家乡的爱,就藏在这一个个美味的毛香粑中。
【篇二:家乡的土特产】
我的老街就在这个县,我是这个县里土生土长的人,这而不咋大,但有美食文化,毛香豆粑,高腔黄梅戏呀!这就是我的老家,岳西县。这里的美食文化历史悠久,今天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岳西有名的土特产毛香粑!
毛香粑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首先要先准备好材料,毛香,米粉,糯米粉,粉丝,葱,辣椒粉以及腊肉。
第一步就有一些费力了,首先你需要将毛香磨成粉末状,一定要选那些叶片饱满,叶色呈青绿色的叶子,这样做出来的毛香粑会更加可口美味。
接下来就要开始和面了,和毛香粑的面时不能随便加一点面粉和水就行了,而是要准备好米粉以及糯米粉,但是一定要注意两者的比例,要为2比1。和面时,一定要用温开水和,但切记如果糯米粉加的太多了,就会十分粘牙,米粉加多就没有了嚼劲。揉搓时,一定要有力。
然后就是炒毛香粑的馅儿了,如果你不想做馅,可以在和面时加几勺糖,(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加)就行了。
炒馅时要把腊肉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样子,把肉先放在旁边,拿出准备好的粉丝,先将粉丝用热水煮软,在这期间可以把先准备好的葱切成五毫米长,当粉丝煮软后再将它切成长条,所有工作完成后就可以炒了,首先将腊肉丁放入锅中翻炒,炒一分钟后,将粉丝和葱也扔里边去,再炒的时候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入酱油,辣椒粉提提味等炒出一股香味,就可以将盛入盘子里,最后就是激动人心的环节包毛香粑了。
包毛香粑时,一定要注意,先不要包太多,否则馅就会露出来,包毛香粑时奶奶和妈妈的手剥得快得像流星一样掠过,仅仅是十几秒的时间,一个圆圆的光滑的毛香粑在他们手中诞生了,不一会他们那边就包了20个了,看看我这边才三个,而且还奇形怪状的,方的,扁的,长的,而且现在还露出来了一堆馅,我一心急结果出来一个外边半边是半边是毛香的东西,一旁的妈妈笑得喘不过气来,她便笑一边说,对我说你做毛香粑时面饼一定要园,里面的馅,占整个面饼的四分之一,头上也不可以做得像包子一样,知道了吗?两分钟过去了,我终于出了一个像样点的毛香粑,刚刚找到感觉,却发现面团不见了,原来是妈妈他们做完了,看我又气又恼的样子,她们笑得眼泪直打滚,我不明不白地阻止了洪水,也笑了起来。
笑完我们便七手八脚的将毛香粑塞进蒸锅里,我在过前踱来踱去过一分钟就像过了一年一样,就这样等了30年,毛香粑终于出锅了,掀开盖子一闻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我急忙拿出一个准备尝一尝,结果手被烫了一下,起了一个米粒般的泡,但这并不影响我的食欲,我仍旧抓了一个就咬。哈,毛香粑的外皮十分软,吃起来十分有嚼劲,腊肉馅也十分好吃,在嘴中又油又糯,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
虽然做毛香粑十分艰难,但是吃起来还是很美味的,自己做的就更不一样了,这就是我们家乡的一个土特产毛香粑,欢迎大家来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