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爷相关作文

【篇一:《少年师爷之大禹宝藏》观后感】

今天,静坐在绍兴鲁迅电影城观看绍兴人创拍的第一部动漫大电影,这部电影名字叫《少年师爷之大禹宝藏》。

它有一个智慧的故事背景,水一样柔美的中国江南水乡绍兴,流传着会稽山深处藏有“大禹之宝”的故事。

它有一个好看的历险故事:一群承续师爷基因,有着聪慧、机敏、善感、灵动的少男少女,他们密谋结伴,随主人公“小师爷”进山,梦想看见英雄的足迹,开启了“智取宝藏”的旅程。这群少年躲过家人的眼睛,闯入陌生而神奇的山林。

它有一段感人的亲情故事:在孩子们经历了的一冒险之旅中,一个个危险向他们突如其来,孩子们一路艰险,他们的爹妈追寻而来,一路艰辛。大自然的风雨考验着少年和大人们的信念与毅力。它有一段让人发人深省的感触:一群小小少年通过团结互助、战胜困难、不懈努力的精神到达“神洞”的刹那,他们已经感受了一路的山峦险峻、水色迷人、空气甜美,见识了人与水、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人的和谐之美、友善之美、亲情之美,展现了中华民族“以智取胜,以和为贵”的精神内涵和传统美德。故事重点突出了“水”与“和”的理念:水不仅是生命之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和重要的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上善若水任方圆”的说法,赐予了水“智”与“德”等文化内涵;大禹“疏而不堵”的治水精髓,也暗合了中国传统中“和”的概念。宝藏,原来滋生于我们心间,那是人类礼水、善待水的精髓;礼遇万物,善待自然!

【篇二:有你便是春天】

行走在小巷中,细雨蒙蒙。三月的雨,连续不断地敲打着冬与春之间的赞歌,待它停息时,便已到达春天。

还记得多年前,爷爷带我去听京剧,我死活不肯去,拖着,拽着,才到剧场,我坐在椅子上也不安分。台上唱的是《定军山》,“师爷说话言太差,不由黄忠怒气发。一十三岁习弓马,威名镇守在长沙。自从归顺了皇叔爷的驾,匹马单刀取过了巫峡……”演员在台上卖力地说唱,字字铿锵,句句有力。

《定军山》是爷爷的最爱,每回爷爷都要跟台上的人哼几句。讲的是三国时期曹操派大将夏侯渊、张郃守汉中,驻兵定军山等隘口的故事。当时,刘备率军进攻,老将黄忠在军事诸葛亮的激将法下,打败驻守天荡山的张郃,又直取夏侯渊,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腰斩,夺取定军山。这一段戏文,爷爷百唱不厌。

只见演员在台上舞刀弄棒,那胡须在移动中颤动,脸谱下面的眼睛射出丝丝精光。那京腔,真可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精彩绝伦,似重回历史。台下的观众们连连称好,拍手叫绝。那一刻,我也被震撼了,情不自禁地拍起了手。

一抹笑意在他脸上绽放,自此,我心中埋下了一颗京剧的种子。

此后的日子里,幼小的我跟爷爷练唱腔,背唱词。兴致高时,爷俩也来个对唱。看我有模有样地唱出“师爷说话言太差……”爷爷高兴得直拍手,“好!好!”地夸个不停。这样的爷唱我随的日子,直到我离开老家,到爸妈所在的城市上学。

光阴如梭,一晃七年过去了。重走在小巷中,岁月斑驳,青苔已蔓上墙头,屋顶上笼着一层薄烟。

走进戏院,依旧是朱门,里面那朱红的木桩色料已有些剥落,地方已不再如七八年前的那般热闹,台下的观众寥寥无几,都是年过花甲的老者。有些靠边的椅子上落满了灰尘,透露着孤寂与凄凉。

红布徐徐拉开,唱的仍是《定军山》。我凝望戏台,依旧是那个熟悉的身影,依旧是那个熟悉的旋律,依旧是那个熟悉的动作。

声音随着旋律逐渐高昂起来,依旧是那么有力,叩击着人们的心弦。那动作翩翩欲仙,一来一往。重新回味,味道依旧。

爷爷依旧穿着我熟悉的戏服,挂着我熟悉的白胡子,右手执枪,接着唱:“一不用战鼓咚咚打,二不用副将随后跟,只要黄忠一骑马,匹马单刀取定军……”

一曲终了,台下的观众拼命鼓掌,我也鼓起了掌,久久不绝。他的眼中没有悲哀与凄凉,只有更加坚定的信念。

走出剧院,阴霾已散,微风吹来。吹过了河畔,吹起了绿叶,吹走了闷热,吹来了清凉。我意识到春天已经到来。

我真想大声告诉爷爷:

爷爷,有你,就有京剧的春天!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