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碑相关作文

【篇一:雷雨观后感】

“那是爱情吗?什么才算爱情?”我反复地问着自己。

《雷雨》是个不折不扣的悲剧,看时只觉淡淡的无奈与感慨,而看后伤感却阵阵漫上心头,让人久久无法释怀。

剧中最让我感兴趣的不是周萍,不是四风,而是凶狠奸诈、残酷冷血的周公馆老爷——周朴园,他与鲁侍萍前后30年的情感纠葛吸引着我不断深入思索。

周朴园这个鲜活的形象在多数人眼中是一个衣冠禽兽,为了发黑心财,他一手策划活活淹死了两千多工人;为了迎娶有钱人家的小姐蘩漪,他铁石心肠无情逼走了为他刚生下第二个孩子三天的侍女侍萍。如此看来,他可以称是封建家庭丑恶的化身,是那个阴暗年代里产生的孽种、恶瘤。朴园不配拥有爱情,他也许也根本不爱侍萍。他对她的感情,好比纨绔子弟与青楼女子间的玩笑嬉戏一样。

如果故事在这儿结束,朴园、侍萍的爱恨旁人还看得清楚。然而,事情的发展却渐渐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双向的矛盾中。在周朴园以为侍萍投河自杀后,他将家中的新家具换回从前侍萍“顶喜欢的”,他保留着侍萍关窗户的习惯,他还记得她“四月十八”的生日……我们无法想象,这么一个双手沾染鲜血的恶魔是如何记得这些琐碎,我们更无法想象,要是这不算爱情,朴园为何将侍萍的照片放在柜子上最显眼的地方,又为什么在许多个夜晚静静地注视她呢?

那是爱情吗?作者匆匆忙忙的结尾冷不丁给我们抛下这个问题。书中人喜怒于书中,这也许是读书人最大的悲剧性:我们永远无法透过时空去经历他们的故事,倾听他们的心声。《雷雨》的结局仿佛一座无字碑,埋葬着书里难分难解的爱恨情仇,谁功谁过无所定论,而让我们自己来评说期间的真假。

【篇二:把握现在】

我极其喜爱张德芬女士说过的一句话:“我们的思想总是在过去和未来,但我们的身体和呼吸却永远是当下的。”

这句话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有人一心流连于过去;有人一心展望未来;有人醉倒于回忆;有人勾勒出宏伟蓝图……但却都忘了腾出手来拥抱现在。

回首往昔,皆是过烟浮云。纵使昨日的花儿是何等风姿绰约、清丽无双,在今日终究荣华不再,形影黯没;纵使过去的曲子是如何动若天籁,在今日唯有空留余音;纵使曾经的自己何等荣耀辉煌,只在今日化为虚无……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唯有今日,是我们的不败天下。

翘首未来,犹如初升的海日般,触手却不可得。未来,可能是春雨簌簌般的滋润,也可能是撒哈拉烈日的暴晒;可能遍地皆是至宝,也可能是贫瘠的旱地……我们无法信誓旦旦地主宰整个未来,但我们足以容纳下今日。

昔日越王勾践,深尝亡国之痛,他没有活在仇恨中,没有自暴自弃,于运筹帷幄间扭转乾坤,成就千秋大业。他言:我活在今日。

项羽年少,初见始皇,不惊不躁,曾对其叔父道:“彼可取而代也。”今日之言,铸就了一代霸王的崛起之路。史言:他为今日而活。

一代女皇武则天,虽女流之辈,以雷霆般的手段硬是搅起了一场大唐风云。自此,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建立了武周王朝。百姓谩骂,人臣诛伐,她不屑,素手轻扬,为日后的“开元盛世”打下了长久治安的基础。这个背负千古骂名的女帝终是长眠于无字碑下,但她不曾后悔,因为她把握住了当下,于是历史毫不吝啬地给她留下一席之地。

岁月华诞,人生华续,世事华生。

把握今日,拥有现在。

【篇三:功名】

若说功名,便是无字碑为著名。

有一些专家认为,武则天留下无字碑是因为“是非功名,任由后人评说。”岳飞也曾说过:三千功名尘与土。”但真的是吗?不一定,因人而异,很少人是能做到抛弃功与名,过平淡的生活,小时候我们都会想,“以后要当个银行家,以后买好多零食!”“以后当个企业家,可以买好多张游戏卡!”这种被人说为荒诞的,可能是孩子最初的梦想。

但是一切的一切,都会因为年龄而变化,二十多岁,会有很大的干劲,认为自己还年轻,却在这是因为嬉闹荒废了自己,“业精于勤,荒于嬉”三十多岁,正值壮年,但很少人有什么当大老板的梦想了,淡泊功名,听上去多么高雅,那只不过是一个你的借口罢了,做到成功,听上去多么艰难,却也有很多人正在朝那个方向发展;好习惯就要从小养起:像“醉里挑灯看剑”一样的刻苦,像凿壁借光那样的不惜为了看书而凿壁,有多少人能做到那样?但是能做到这样的人肯定会很成功,“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一句警语,千万不要等到“可怜白发生”才觉悟读书……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