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你好!再见?】
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正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眼球,同时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理念。
近期,在这方面最热门的话题,自然非“共享”莫属。
“共享经济”的出现在一开始便受到了大量的关注和热议。“共享”即为共同享有,这对普遍有着“私有”观念的人们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因而在起初,人们对“共享”的态度出现了严重两极分化的现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共享经济”渐渐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人们对其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从一开始的好奇怀疑,变成了喜爱赞赏,到了现在,人们的生活已几乎离不开“共享,“共享时代”正式来临了。
共享单车、共享书店、共享篮球……现如今,人们日常生活中大量的资源均被“共享化”了,这在某种程度上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并获得了一致的好评。然而,欲思其利,必虑其害。凡事都有两面性,令人们赞不绝口的“共享时代”,真的是一个好时代吗?
拿共享单车为例。不可否认的是,本着低碳出行、绿色环保的共享单车首先在环境污染这一方面就取得了极大的优势,再加上人性化的设计和超高的性价比,更是一跃成为了如今最受欢迎的交通工具。为了方便人们的拿取,共享单车被大量放置在地铁站、公交站、商业街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形成了一条靓丽的风景线,为需要使用共享单车的人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显而易见,共享单车的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几乎成为了我们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然而,正在为“共享时代”喝彩的人们却不曾料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后面接踵而至的一系列问题将他们“打”了个措手不及。
走在路上,破败倒地的共享单车随处可以,均是被人恶意破坏;路过地铁站,几个年幼的孩子正悄悄的用钉子将单车的车轮扎破,成功后脸上均是骄傲的笑容,而那位没有检查便上了车的使用者也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看着孩子们那一张张幸灾乐祸的脸,叫人的呼吸不由一窒,骨子里透出了一股寒气;走进小区,一辆辆被锁在家门口的单车映入眼帘,刺眼的阳光照在它们“身上”,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了微小而绝望的哭泣……
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甚至还有因为共享单车付出生命的案例被血淋淋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早前有报道称,几位小学生因对共享单车感到新奇便偷用父母的手机获取单车,最终在川流不息的路口发生车祸,损伤惨烈,叫人唏嘘不已。
而在近期,更是屡屡有报道称某些共享单车企业因车辆被大量偷盗损毁而宣布倒闭,“共享时代”,是否真的要与我们说再见了?
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在极大的便利后隐藏的是对人性的考验,“共享时代”的到来在最初必是报着利民的目的,却在为何如今变了质?一篇篇探究“共享时代”’的文章在一瞬间蜂拥而至,叫人应接不暇,更甚者则提出“共享”是否不应该在中国实行。共享单车不该成为国民素质的“照妖镜”,而应该是一个国家高度文明的体现,不是吗?
到底什么样的时代才能被称得上一个好时代?就如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的眼中的好时代也是不同的。在我的眼里,“共享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你好!共享时代。
你好!不能说再见的,共享时代。
【篇二:第一次看海】
因为晕车的缘故,从未出过远门,因此,对那从未谋面的大海报有极大的期待。当得知可以去看海时,整个人就开始陷入极大的兴奋之中。
“明天就要去看海了”这几个字一直在我的脑袋里穿梭,兴奋得连收拾行李的手都微微颤抖。我幻想着美丽澄清的大海,温暖而又热情的日光,幻想着那一个个海上的矫健身姿。,幻想着风味纯正又地道的美食。
明天终于来了。
看海的旅途比我想象的枯燥的多,从天蒙蒙亮就开始坐车,从上午一直坐到傍晚,疲倦一阵阵地向我的身体进攻,对大海的极大热情也削弱了些,直到接近无。
躺在床上,原以为对大海已经“心灰意冷”,但现实狠狠地打脸,那个才开一眼就兴奋得要跳起来的人绝不是我。
远看大海,果真像书中描述的一样,碧蓝澄清,一望无际,水天相接。偶尔一波波浪花飞起,惊走了低旋着的飞鸟,又或者一个巨浪袭来,狠狠地击在岩石上,变成一滴滴小浪花。我认为大海的美就在这里吧:一个又一个波浪永远无法削减它所拥有的,它永远是这个模样。
可近看,那如火的热情如同被浇了一盆冷水,有点要熄灭了。只有几座火苗坚挺着。海还是那个海,只是多了几个不速之客。三三两两的树枝在浅海区漂荡着,红的白的各种颜色的塑料袋在海面上漂着,堵在礁石底部,冷漠地躺在沙滩上。我感觉这不像是我期待的大海了。
我失望了,我想离开了。可正在离开之时,我看见了一个男孩子,他怀里抱着一堆瓶子正慢慢蹲下,拾起一个矿泉水瓶。我的心情有些复杂,慢慢向他靠近,忽然一个对话传到我耳中:“这小孩儿干嘛呢?”“不知道,也许是闲着收收废品吧。”“哦,不过这海挺一般的,没什么好看的。”“我也这么觉得。”我停住脚步,人渐行渐远,听的不太清了,模糊地听到“这小孩真傻,卖瓶子能有多少钱?”“也许是为了环境呢?”“那不还有环卫工嘛,他这么累也太不值得了。”
我按原路返回了,也许是不想看海了,也许是被那两个人影响,不想成为那种“傻人”。我再次站在高处望海,它又和第一眼一样美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吗?
美好的景物总是吸引人的,可当看到它不美的一面时,又开始嫌弃。它本是完美的,但不美从何而来只有人自己知道。人有时候也很好笑,看到不好的行为,发个朋友圈,故作深沉的批判那些人,看到好的行为又不屑,嘲笑着他人的傻。
我很惭愧,以前总被他们影响,但从那以后我绝不会越来越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