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可爱的小猫】
我家养了一只可爱的小猫,它浑身雪白雪白的,一双红宝石一样的眼睛镶嵌在它那小巧玲珑的面孔上,她的小鼻子粉嫩粉嫩的。热乎乎的。我爸是三瓣儿的,有着洁白尖细的牙齿。两边儿几根胡须像细长的有鱼刺,总是微微地抖动着。它的耳朵长长的。前腿短后长,跑起来一跑一跳的可爱极了。
有一天早上,我刚起床穿好衣服准备穿鞋子,忽然发现我的鞋子上趴了一只猫。我觉得很奇怪,我就对妈妈说,妈妈这只猫是哪儿来的,妈妈告诉我这只猫是爸爸给我的礼物,妈妈说:“你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喊我想要一只小猫”,所以爸爸就买了一只小猫送给你。我给小猫说,以后就叫你小胆,妈妈问我为什么要给他起名字叫小胆,我说因为他胆子小呀,所以叫小胆。然后我二话没说,抱着小胆跑了出去。把小朋友叫来,他们说:“这只猫哪来的?”我把事情给大家说了一遍,然后我把小猫放到草地上,小猫又蹦又跳,一会我们就回家了。
到家后,我把小猫放在椅子上,我到厨房去端菜,猫一下跳到菜上就吃了起来,我急坏了,一下揪住猫的尾巴……从此。经过第一次教训,小胆慢慢的变听话了。
有时很淘气,有时很腼腆,这就是我的小猫咪,它从此成了我最好的朋友。
【篇二:我与书的故事】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我常常觉得“书中自有黄金屋”比“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更好理解点。
《念书的孩子》这本书是我去成都游玩的时候,在方诚书店里一个最不起眼的角落头里找到的。方诚书店很大,四周全是书架,书架上全是一本本花花绿绿的书,密密麻麻的。当时,我看到有一边的人群特别的多,由此我断定那里的书一定是好看和有点文学的。一走到那里果然什么:《机器岛》、《幽灵》等等名著都在。不经意间,我在一个小角落里看到了这本名叫《念书的孩子》这本书。我觉得挺适合我的,就看了起来,里面的故事是这样子的:
主人公是一位叫路开的小孩,爸爸妈妈去城里打工了,只留下他和爷爷和一条捡来的流浪狗——“小胆”相依为命。他们生活的十分贫困,家里没有钱交不起电视费,不能看电视,晚上路开就给爷爷念书,小狗也趴在床下抬起头,好像听得很认真。
寒冷的冬天来了,生病的爷爷只好盖着被子坐在床上抵抗寒冷。一天,在城里的爸爸邮来了200元钱,让他们点燃煤球炉,这样他们就不怕冷了。结果爷爷煤气中毒了,好在“小胆”的提醒,路开拨打了120,经过医院的治疗,爷爷被抢救过来了,但是爷爷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已经不能再照顾他了,路开每天一放学回来写完作业后,还要照顾爷爷,他学会了做饭,还会做咸萝卜。
“该走了!”妈妈在这关键的时候,小声的打断了我看书,我一边揉着泪光闪闪的眼镜,一边和妈妈说:“妈妈,帮我买这本吧,我很喜欢!”“哦,这可是你第一次主动要求买书噢!”妈妈一边笑着说,一边径直走向收银台。付过钱后,妈妈转身就递给我这本我急切想看完的书,因为要赶飞机,急匆匆的,一路上没有时间看,到了飞机上,我就迫不及待的去寻求路开那个和我差不多同龄的孩子的结局是什么?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有一天,“小胆”又大叫起来,它趴在爷爷的床边,舔着爷爷的手,但是爷爷再也醒但是来了。爷爷走了。爸爸妈妈回来了,他们要把路开接到城里去上学,却得到了路开的反对,最终,还是要进城了,路开和爸爸妈妈上了汽车,但是却无法带上“小胆”,汽车上不让带动物,车开了,小狗拼命的追着汽车跑,路开在车上哭的撕心裂肺”路开最终和他爸爸妈妈去了城里,留下了爷爷,留下了“小胆”,留下了那些同学、老师。
这就是这本书的故事,一个懂事的孩子和书的故事;这也是我和这本书的故事,读懂了路开的生活艰辛和读书执着,珍惜着眼前学习环境的美好。
【篇三:灯】
在我的生活中,有许多人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就像一盏盏明灯一样,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
记得有一次,爸爸让我去给爷爷奶奶送吃的,顺便倒一下垃圾。我犹豫了一下,便答应了。刚下楼,就有一阵风刮起来,树上的几根树枝在风中摇晃,它们张牙舞爪地,好像随时就会铺天盖地地向我们倒来。风越刮越猛,走在小路上的我心惊胆颤。黑色的天空上方没有一颗星星,哇!阴森森的,真恐怖!平时胆子大的我也不由地害怕起来。
这时,我听见了奶奶的声音。“咦?你怎么在这里?是不是送东西的?我去锻炼身体的,今天路灯坏了,走吧。”嘿嘿,奶奶来了,要不是奶奶,我估计我的小胆都快要被吓破了。瞧,奶奶就像一张灯,让我在黑暗中得到了帮助。
还有一次,我每天把作业完成就了事了,也不做课外作业,结果考试考得很不好。上课,老师重点批评了我,令我害羞地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脸红得跟熟透了的西红柿一样的。下课后,我被老师喊到办公室,还要找家长,唉,真是无语。后来我才知道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最终,我取得了好成绩,老师就像一盏灯,照亮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