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相关作文

【篇一:家乡的风俗】

广宁是一个富有特色的地方,有蜿蜒曲折的小河,有宛如屏障的竹林,有连绵不断的群山,在灵山秀水孕育下的人民,经过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

鞭炮“噼呖啪啦”地响个不停,男女老少都换上了新装,到处充满喜气洋洋的气氛。你没猜错,此时正值过年。舞狮是这个时候必不可少的节目。随着气势宏伟的鼓声响起,威风凛凛的醒狮舞动着它那灵巧的四肢,出奇大的头镶嵌着机灵的眼睛,一眨一眨的,特别有神!舞狮是过年的家乡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端午节到了,从家家户户飘来一阵阵糯米的香味儿。人们正忙着包粽子吃!袅袅轻烟从烟囱里飘出来,人们开始蒸粽子了。一小时过去了,人们端出热气腾腾的粽子,开始品尝美味的劳动成果。剥开粽皮,露出细腻的糯米,里面塞满了丰富的馅:肉、黄豆、花生等等。咬一口,松软可口,回味无穷。

深幽的天空中挂着一轮皎洁的圆月,就意味着中秋佳节到了。在中秋节前后几天,人们购买月饼,互赠月饼,增长了彼此之间的情谊。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晚上。贡台上摆满了各种美食:月饼、栗子、炒螺和各种水果。赏月时刻到了,在贡台上插上三支香,就可以享受美味佳肴了。细腻的月饼、可口的栗子、香脆的炒螺、酸甜的柚子、甘美的葡萄……叫你吃得饱饱的。街头巷尾里,一些小孩子正提着灯笼欢快地闹着,好不快活。一些家长给孩子们讲关于月亮的故事,望着又圆又亮的月亮,在上面的吴刚放下斧头,向大家挥手;嫦娥搂着雪白的玉兔,在广寒宫前翩翩起舞。

舞狮、粽子、明月都充满着浓郁的广宁气息。我爱广宁,更钟情家乡的文化风俗。

【篇二:广宁豆豉酱】

在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四月天,大自然总是无私地给予人类最新鲜的食材。在广宁的田埂上、菜地里,总会看见一小片勃勃生机的紫苏、薄荷、香料。经过冬季的酝酿,在春天吐芽抽叶,焕发新绿。

每当看到如此水灵灵的紫苏、薄荷、香料,总会让广宁人情不自禁地做起最具竹乡特色的菜式:豆豉酱。把鲜嫩的紫苏、薄荷、香料采摘成一把,然后再摘几条番薯藤叶和一把韭菜,把这些新鲜的素菜洗干净切碎,再把一块上等五花腩猪肉切碎,把肉沫混合切碎的素菜在砧板上快速均匀不停地剁碎,让素菜完美地融合在肉沫里。再把豆豉洗干净撒上去,放适量的盐花、生粉,一会功夫,一小碟豆豉酱就做好了。

蒸豆豉酱十分讲究。如果放电饭煲里蒸,一般会焖黄,像猪菜糠一样。因此最好要隔水蒸,锅里的水开了之后放上去蒸七八分钟就可以了,蒸好之后再洒几圈花生油拌匀,豆豉的香味夹带着香料紫苏薄荷的清香扑鼻而来,一碟热气腾腾的豆豉酱可以吃几碗白米饭。

用最亲民的新鲜食材,花一些心思做出的豆豉酱,就能让家人吃得津津有味。在七八十年代,豆豉酱是许多广宁人饭桌上一道奢侈的菜式,那个时候,能吃上猪肉已经不错了。面对一小块猪肉,持家有道的农妇心灵手巧地创设出豆豉酱这一菜式,就是为了让一家老小都能吃上一口肉。这是一道代代相传的美味佳肴,也是广宁人忆苦思甜舌尖上的美味。

豆豉酱是广宁寻常百姓家的美味,在每一个老广宁的心中深深扎根。这道菜式不仅让人食指大动,而且包含了广宁人一种浓浓的乡愁,轻轻咀嚼,一种温暖的情感记忆就会萦绕心头。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