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有趣的实验大气压】
“哈哈,我们成功了,终于成功了!”我像一只疯狗嚎叫着,为庆祝马德堡半球实验的验证成功而高兴。
重要嘉宾亮相了。看呀!那2厘米长的针管,太恐怖了!还有那长长的活塞和那红色的半球,半球上各有一个拉环和一个吊钩。小小的单向阀为开关,另加3瓶天然农夫山泉矿泉水。
实验拉开了序幕!我们先将管子连接到针管注射口,然后,让针管将球里的气都抽干净,把活塞往外拉。最后,把矿泉水瓶放在袋子里,一瓶一瓶放,用球上的大钩子把袋子提起来。结果,竟然成功了,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小组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一次,塑料管子漏了。我们就议论纷纷:“这是怎么一回事,塑料管不行了?”“再试一次?”“好的!”于是,我们反复操作,最后我们终于成功了!
看!我们的实验验证成功了,马德堡半球实验成功了!我们高声呐喊,不停地向大家传达这个喜讯,更迫不及待地释放我们内心的激动!
那么,这么小的东西为什么在抽完气后就拉不开了呢?让我带你们去一睹“真相”吧!其实,这里有一个秘密——里面的空气抽走了,球内就是真空状态了。外面有一股强大的压力顶着球,简单说就是大气压压住了球。
科学真是高深莫测!科学家们通过不断地研究走上了自己的成功之路,但这更需要他们不断努力,不断进步才会成功。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善于发现,勤于思考,认真研究,不断进步!
【篇二:原来,我也很执着】
傍晚回家,拐过楼道的转角,又看见那一台硕大的、外壳已经长上了斑斑锈迹的蒸汽机。
夕阳的余晖透过玻璃窗,那积上了薄薄一层灰尘的外壳与飞轮被镀上了一层金箔,被烟熏得漆黑的排气管似乎还残留着煤燃烧的气味,水箱早已干涸。
我用小车将它抬出,重新注入水,让它带我回到那段日子,感受曾经的执着。
窗外,电闪雷鸣。一本有关于燃机的厚书,被我如饥似渴地研读着。遨游在燃机世界中的我,内心充满对蒸汽机之父瓦特的无比钦佩。书桌上,一张洁白的纸,一支铅笔,脑中似乎已经呈现了那样一台大功率的六缸式的蒸汽机。没过一会儿,脑中的模型被我转移到纸上,至此,我开始了充满汗与泪的组装过程。
蒸汽机的部件需要极耐高温,所以光是选材就让人煞费脑经。我一遍又一遍地将各种材料放入七百度的木炭之中炙烤,再浸入沸水里蒸煮。铁夹子夹着滚烫的金属片,放在砧板上测量,火红的煤炭散发出热浪,高温让人难以靠边。
选好材料,便来到最困难的一步—量尺寸与组装。为了使气缸的容积在保证最大功率的情况达到最大,我请师傅做出原件,和父亲一同做实验。飞轮,活塞与出气口的直径要一步一步实验,我亲眼见证高温蒸汽进入气缸推动活塞,飞轮转速渐渐加快。有一次,因为排气口设计有误,高温蒸汽直接冲出并喷在了我的身上。
看着受伤的手,从未想过放弃,我一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完这件事,只为我对物理的热爱与我的执着。受伤的手曾经不能拿起一个扳手,但我认为,这是我执着求真的一个证明。完成组装,总共花费了我两个暑假,现在伤疤早已平复,但那时我汹涌澎湃的执念依然不可平复。
正是因为前期选材与组装精益求精,最后的试车一帆风顺,这是我执着的结晶。在一次展览会上,我缓缓将它开上展台时,我的内心沸腾了,一旁的观众爆发阵阵热烈的掌声。
原来,我也很执着。执着,可以让人完成很多艰难的、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当你攻坚克难,披荆斩棘到达目标之后,你收获的,是难以言表的满足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