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就是我】
曾几何时,我知道了“个性”这个词,于是手执稚嫩的笔在日记中写下有个性的我。
沐浴着春风,笑脸迎着朝霞,我踏入了初中的门槛,这是一个发挥特长和张扬个性的季节。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女孩了。
我就是我,一个学会独立的人,有我的思想和灵魂,我也不愿受到任何人的无理束缚,但也不会任意放纵自己。我喜欢看故乡的日出日落,它昭示着万物的轮回,我爱看滴泉飞瀑,它演绎着世相的变幻:我爱四季的风霜雨雪,从那里,我得到生命的启迪;我爱自然界的绿树红花,从那里,我领悟到了我也是装点这瑰丽世界的一员。
我爱读徐志摩、郁达夫和余秋雨,更爱看三毛、张爱玲和舒婷。爱随着曹雪芹去为“金陵十二钗”芳艳同悲扼腕叹息。我爱听贝多芬、莫扎特和冼星海的乐曲,在音乐中,我纵情弛骋着思绪,荡涤着心灵,让自己摆脱世俗的喧嚣。
我就是我,在荣誉面前不自傲自大,受到批评的时候也不妄自菲薄,在冷眼中,我能昂首挺胸,就算在失败的时候,我也能够引吭高歌。高兴时,我撒下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在悲伤的时候,我也不吝啬自己的眼泪,实在难过时,想哭就哭吧,眼泪也不是什么珍贵的,流一点泪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它也蕴蓄着我的思绪。
我一直都崇尚梅花的刚强,我敬佩松柏的傲世,我动情于垂柳的依恋,我又倾心于红豆的相思。
我就是我,我行我素,我忍我让,我哭我笑。在成熟中不缺乏天真,在复杂中不乏单纯,在生活中,不缺乏像男孩子一样的调皮。
我就是我,一个富有个性的女孩。
【篇二:窗外】
我小时候,看见电视上的人拉小提琴,就觉得拉琴的人很神气,琴声太好听了。那悠扬的琴声就像从一条欢快的小溪中缓缓地流出来,那音韵有时奔放、明亮,有时婉转、细腻。真是让人神往,让人陶醉!随着音乐家运弓的轻重缓急,指法的大起大落,时而如溪涧滴泉,时而如山谷飞流。优美的琴声将人们引入了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中,给我带来了无限惊讶与羡慕。
于是,我就吵着妈妈给我买了一把小提琴,并且请了一个专业的小提琴老师教我学琴。才学了两年多就考了四级,我飘飘然了,觉得自己的功夫到家了,再也不肯那么刻苦练了。妈妈急了,也没说什么,就带我去听一场音乐会。坐在大厅里,那些音乐家们拉出的一首首悠扬的乐曲,在我眼前展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一片广阔的田野里一排排金黄的稻穗随风点头微笑着;工地上的建筑工人们用他们辛勤的双手建造着高楼大厦;实验室里的科学家们正在攀登着新的科学高峰。我不禁陶醉了……我觉得自己是沧海一粟,实在太渺小了,太无知了……
妈妈曾给我讲过这样一句有趣的话:当你无知的时候,你就觉得世界很小;当你懂得一点的时候,你觉得自己知道的很少了;当你知识渊博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实在太渺小。就好像你站在一座大房子里,就会觉得房子好大;当你站在窗子边上看外面,就会觉得外面的世界更大;当你站在窗外的空地上,会觉得世界更大,而房子太小。
妈妈说我被窗子蒙住了双眼,不知道自己的斤两了。是呀,我不能老是呆在房子里,我要望望窗外,走出去,去实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