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从未停止追梦的脚步】
如果可以,在追梦的路上,我要做最执着的西西弗斯。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古贤人的谆谆教诲中,我曾有过谦逊的态度,但我的梦想着成为星空中最为闪亮的那颗星,成为世人仰望的所在。可是,现实给我泼了一盆冷水。入学考试那鲜红的78分,如同铭刻在在我额头上的伤疤。我很沮丧,被追梦路上的绊脚石绊倒了。
苏轼被绊倒了,仍有“前度刘郎又高歌”的豪迈。萧红被绊倒了,却坚定己念最终收获了星辰与大海。我尝试,与为人对话,与书籍对话,与自己对话……“失败是成功之母”,我再一次坚定了自己的追梦信念。我要拿出比西西弗斯更加执着的意志,在追梦的路上前行。
草稿本上密密麻麻的演算,是我前进的步伐;课堂上专心致志的听讲,是我追梦的步伐;操场上奔腾的身影,是我奋进的步伐……被绊倒的我,又一次站立起来,像命运宣告我的追梦的不屈灵魂永远向前。
下课的铃声想起,原本寂静的教室顿时绽开朵朵笑声浪花。同学们在教室打闹,同桌一把抢过我的练习册,笑着说:“连你这样厉害的天之骄子都要课后学习吗?”我的脸不由自主的红了起来,喉咙上仿佛有跟刺卡着,火辣辣的。我用轻微却又异常的坚定的语气说:“我会努力前行!”
当我仔写作文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当我聆听老师讲解时,太平洋彼岸的海鸥正掠过城市的上空;当我独自思考向高难度的题进军时,北极圈的上空神秘的光缭绕。
正是我努力学习奋力前行时,才发现平时没有注意的美景接踵而至,追梦的路途越来越美丽,我像西西弗斯一样前行着。星野道夫的箴言,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追梦的路上,荆棘丛生,稍有不慎就会遍体鳞伤;追梦的路上绊脚石众多,稍有不甚就会被绊倒;追梦路上险象环生,稍有不留神就会坠入深渊,万劫不复。
可我从未停止追梦的脚步。
【篇二: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文学宝库中颗颗璀璨的珍珠,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她吸引着我们,照耀着我们,也充实着我们,指引着我们。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流传至今,《论语》是儒家的经典,阐述了修身、做人、处事的诸多道理,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从中,我懂得了“言必信,行必果”,深刻体会“仁义礼智信'”的真谛,养成了恭敬,勤敏,宽厚,诚信的美好品德。读《论语》,让我借用古人的智慧,武装了自己的头脑。
司马迁的《史记》,让我真切地感受到3000多年历史中的豪迈、悲壮与辛酸,更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苏武牧羊的爱国,张骞出使的坚毅,陈胜举兵的凛厉……我敬孔子,畏霸王,颂毛遂,服姜尚,笑幽王,憎纣王,悲韩信,怜李广……读书,读史,读人,亦是解读一种精神,一种沉淀下来的历史精神。
从小,琅琅而读的,就是每个中国人常读常新的唐诗宋词,走进唐诗宋词,其实就是走进一个神奇迷人的王国。那是一个人类精神之花灿烂盛开的季节: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古朴雄浑;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清朗雄健;闲静淡远的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飘逸豪放的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心怀天下的杜甫,想要“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清扬畅丽的白居易带领我们忆起胜火的江花、如蓝的江水;还有那凄婉优柔的李煜,闲雅清婉的晏殊,豪放旷达的苏轼,雄放流畅的陆游……每当夜深人静,从床头柜上随手拿过一本,低声读将起来,只觉满口清香。
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是荣幸的,圣人先贤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文典籍,作为后世子孙的我们在茫茫书海中寻觅古贤人的踪迹,思量曾经的纷纷扰扰,感慨曾经的惊心动魄,经典文集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出生、成长、成功、成才……王冕说:“读书人是幸福人。”我说:“我们要常读书,多读书,做一个幸福的读书人,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