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窝相关作文

【篇一:过早】

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秋雨,感觉又比昨天冷了许多,快8点了,路上的行人还是三三两两的。我们准备去过早。

我们朝一家粉面店走去,还有十几米的时候,老板娘就远远地招呼:“吃早饭吧?”

我们走近了,还在犹豫,应该吃什么。她热情地跟我们介绍:“有面窝、热干面、汤粉、拉面、三鲜面……你们想吃什么呀?”爸爸点了热干面和汤粉。

老板左手拿着一个漏勺,右手抓起一把粉,往漏勺里一放,然后顺手把粉掐断了。接着,他把漏勺放进一个大汤锅里,荡了几下,很快就把漏勺拎出来,把面倒进碗里。

老板娘接过那个碗,开始放调料,一边放一边埋着问:“你要不要香菜和辣椒?要不要打包!”妈妈说:“多加点香菜!孩子喜欢吃。”“好嘞,给您加了很多香菜!”老板娘的声音亲切又温暖,她加完以后,笑眯眯地把碗递给我们:“这边还有豆浆免费喝哦。”

我们坐在店里吃起面来,热呼呼的面哧溜哧溜地溜进我的肚子里,身体瞬间被温暖包围。里面还有一些人也在吃早饭,有的左手端着碗,右手夹起一大坨热干面,哗哗地就往嘴里塞;有的小心地将一条粉夹得高高的,然后用嘴吹了几下,再优雅地吃起来;还有的人一边专心致志地看手机,一边漫不经心地吃饭;还有的人坐在椅子上悠闲地聊天。这个店里所有的人都是放松的。

回家的路上,天上依然下着秋雨,但是想起老板热情的招待和美味的食物,我的心暖暖的。

【篇二:我眼中的面馆师傅】

清晨4点,人们在梦里呼吸着。寒冷的北风呼哧呼哧地横越大街小巷,温暖的被子是美好的归宿,是不起床的奢望。街上很冷清,偶尔一辆车飞驰而过去,就没有了动静。在这刀子般的北风的折磨下,谁不想窝在自己暖和的被子里?

一囱囱轻烟从围墙里面升起,令人感到生机和温暖。那轻烟是那么暖和,有一种冲动使人想钻进去。

这是一家开了二十多年的“刘氏热干面馆”。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春夏秋冬,风霜雨雪,依然是生意兴隆。这个面馆是一家人开的,有炸面窝的老婆婆,70多岁的样子,花白的头发总是那么规矩,脸上总是一副认真与慈祥。她炸的面窝,有全脆的,有全酥的,有外脆里酥的……油锅旁放一大桶面糊糊,却能炸出各式花样的美味。她的两个儿子以及两个女儿,便是下面和打杂的。虽说是打杂——包装绿豆汤,豆浆,蛋酒,面窝,擦桌子,切葱……却没有一点儿怠慢,不紧不慢地把事儿做得精致。

印象最深的应该是那下面师傅了。无论是刮大风,还是下刀子,他总穿一件短袖T恤。他是一位看起来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士。长得很壮实,有点像山西壮汉。有力的四肢上充满了力量。方形脸,有点像“国”字,又有些如方格子里刻出来似的,方方正正,头上长着短发,如同“我的世界”里的方土上,长了些黑色的草皮。一条到膝盖那儿的短裤。短袖T恤和短裤,犹如每天都是夏天一般,准备去热带海湾度假吧?

他脸上总有和蔼的微笑,以及那魔性的嗓音,有一种忍不住想被吸引过去的样子。也许是因为平易近人的原因,总会与食客聊起家常。

“婆婆,今天想吃什么?”“三鲜细粉吧。”“您家里二胎生了个姑娘还是儿子啊?”“姑娘。”“那肯定是个精怪。”“真是个精怪,比老大聪明多了。”……

就在一段轻松的武汉话交谈间,一碗热气腾腾的三鲜粉便交给了食客。在给食客的面或粉中,总是别有一番心意。比如,对于高中生及以下的学生,六十多岁的老人,以及“老熟人”,他总会悄悄加一个鸡蛋。而且,他似乎对每个人的食量都了如指掌一般,下的面或粉总是恰到好处。例如正值发育的小孩,分量就微妙的多一口,口味就稍稍淡一点儿,让齿唇之间,有一种味蕾上的美感。

他曾笑言:“每天在这热锅旁边下面,哪里会怕冷?”

没错,清晨4点就开始沸锅,泡粉,准备迎接这美丽的清晨,用心下好每一碗粉面,无论风多猛,雨多大,天多冷,他都坚持了下来,这种勤奋,岂是风雨能够击溃,你我可以所及的?

手握一碗无比温暖的热干面,一阵阵香气扑面而来,那里面有芝麻酱的味道,面的味道,还有心灵深处最善良的味道……

我突然间明白了一个多久没出结果的问题:良心何在?

亦在此吧!愿这种勤奋与善良永存。

我眼中的面馆师傅,清晨升起的轻烟,路灯里闪烁的花朵,世间最美的芳香。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