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包饺子】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一起去了外公外婆家过暑假。刚到家,外婆就问我想吃什么。我说:“吃饺子!”于是,我们全家就开始了包饺子之旅。
外婆和完面和饺子馅之后,外公先把大面团变成了一个大大的“甜甜圈”,再把它从中间切断,变成了一条又细又长的“面蛇”。然后,外公把“面蛇”用刀均匀地切成一段段小面团。我把面粉撒在小面团上,再按成一个个圆圆的小面饼。
妈妈负责把小面饼擀成薄薄的饺子皮,饺子皮圆圆的就像一个个白玉盘。我见了也想擀饺子皮,妈妈同意了。她说:“你先看我擀一次!”只见妈妈右手拿着擀面杖,左手拿着小面饼,一边擀,一动转,一会儿就擀好了一张饺子皮。我也如法炮制,哈哈!我也成功了!
我又和外公一起包饺子,很快就全包好了。开始煮饺子啦!刚开始饺子都沉在水底,水沸腾一会儿之后,饺子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浮上了水面。不一会儿,一阵香气扑面而来,我兴奋地大喊起来:“饺子煮好了!”
大家围坐在餐桌旁一起吃饺子。我吃得津津有味,一口气吃了十五个大饺子,因为这里面有我自己的劳动成果啊!
【篇二:语文课上做花馍】
要问我有什么嗜好?那肯定是吃啦。
可是关于怎么做?我可就是个“门外汉”了。不过,就在几天前的那节语文课,让我受益匪浅。
那天上课前,我们移好桌子,铺好桌布,放好厨具,戴好小厨帽,系好小围裙,就等上课了!
悦耳的铃声很快响了起来。关老师先简单介绍了花馍的来历,接着又欣赏了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终于等到发食材了,我一马当先,“抢”到了面团儿。然后我就想了好多方法,可做出来的花馍就是不好看,只好“回炉重做”了。当我正急得直跺脚时,突然灵光一现:别的我做不好,但可以做一条蛇呀,这个简单,我为什么不试试呢?于是,我把面团搓成上粗下细的条条,用剪刀在“蛇嘴”的位置上剪一下,嘴就出来了。我又往“蛇嘴”里塞了一颗红豆,又拿出两颗绿豆给蛇当眼睛。再把它的身子盘起来,一只活灵活现的面蛇就呼之而出了!你看它仰着头,一双绿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你,嘴巴半张着,红色的“芯子”时隐时现。瞧它那样子,好像下一秒就会猛地跳起,一口咬住你的鼻子,让你疼得哇哇大叫。看着这么逼真的作品,我真是爱不释手。后来我又做了几条小蛇。看着它们可爱的样子,真是开心极了!
中午我就吃到了我的“蛇”。我在蒸盘里找到了它们并带到了座位上细细观赏。与之前相比,它们变“胖”了,好像刚刚吃了一顿极其丰富的大餐一样。有几个同学还在找自己的“鱼”。我走上前去,大笑道:“不用找了,你们的鱼恐怕早就被我的蛇吃了,你看,都吃撑着啦!”
那几条“小蛇”被我这么一说,似乎害羞了,把头往后缩了缩。呀,那样子比真蛇还要像呢!
这节课让语文生活化,真的是太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