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龙虾蟹相关作文

【篇一: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历史诗人,相传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每年的端午节,外婆都会带我包粽子,我最喜欢吃白米粽。那天一大早外婆买了很多的粽子叶,我用水把粽叶刷洗干净,然后在水盆里泡一个小时后,放锅里加一点油再用慢火煮半小时,粽叶准备好了。用清水把糯米浸泡半小时。等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就开始包粽子了。

先把粽子叶子对折成圆锥桶,再倒入糯米,然后顺着圆锥桶的边缘把多余的叶子裹起来,再用绳子把粽子寄紧,不一会儿,我们就把糯米全部包成了粽子。

“上锅煮粽子喽!”我大声喊起来,外婆把粽子一个个放进锅里,用水煮半个小时,带着粽叶香气的粽子就出锅了,清香四溢。我打开粽叶,把粽子放进白糖碗里,沾着白糖吃,可甜可香了,我一口气可以吃好几个粽子呢!

我最喜欢过端午节了,因为我爱吃粽子!

【篇二:又到艾叶飘香时】

一大清早,邻居曹奶奶给我们送来了新煮的粽子,绿油油的粽叶里飘散出糯米淡淡的馨香,如细细嗅来,其间还杂着红枣的甜腻。多么熟悉的味道啊,我意识到端午节要来了。

每逢特殊的日子,总想把一些想法付诸于文字中。端午时节,自然而然的会勾起我对屈原的缅怀情思,端午节更因为屈原而平添了几许精神和力量,也少不了的抒发一些辟邪祛毒的祈愿与追求。但每一年的想法,也似那一个个粽子一样不断抛出,形状和味道基本一致,自然没有什么新意而言。

不如静下心来,读一读屈原的离骚,以及史记中司马迁笔下的屈原贾生列传。那里站着一个血肉丰满的屈原,一个落魄的诗人,满怀洁癖与自负,面对谗言诽谤表现得愤怒而失落。读这样的文章,如严冬里饮烈酒,暗夜后见日光,壮怀激烈,魂魄欲哭。但又觉得无论什么情况下坚守自己的理想与信念有着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荣光。

屈原政途上有着意气风发的时光,他孤芳自赏,才华满腹,因为他自己也曾说:“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毫不掩饰的夸赞自己,又不断加强自己的才华,谁听了会舒服呢?谁又不嫉妒呢?而最终遭受小人的排挤与陷害。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死后,渔夫们划起船只,把食物丢进河里,不让鱼龙虾蟹去咬屈大夫的身体。后来为怕饭团被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后来渐渐发展成了粽子。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我的耳边又响起了这首熟悉的童谣,心中也默默念着那位诗人。这样的诗人,因不遮蔽缺点而血肉丰满,因人生落魄而风骨高雅,是坚定理想信念者精神世界的高标,每当纪念他,也是在抚慰自己的心灵,获得了行路最难吾有同伴的安慰与鼓励。

端午时节,我不禁再次整理好心情,怀揣起满心的虔城和庄重,在这一季粽叶飘香之时,又闻那艾草香……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