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出淤泥莲花】
几周前,我坐在沙发上一边看书,一边吃着莲子,我不禁开始赞叹这莲子的香甜,又联想到:为什么莲子这么甜,为什么莲子这么洁白干净。当几天后知道了答案,让我始终无法忘怀……
晨光正好,水波潋滟,一切都显得如此美好。抬首望去,看到湖中开放着大片大片的莲花,粉色的、白色的、交互错杂,高低不平,更有甚者才刚刚露出了一个小小的芽尖,像一位内敛的女孩,对世间的一切都感觉陌生,她们随着微风的吹拂,而轻摆。团起的花瓣向外舒展,瓣上由外而内逐渐变浅的渐变粉红昭示了它最美的容颜。眼前的一切都好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但当我走近想要给她们照相时,却发现那湖水竟不是想象中清澈透明,而是泥土在清水之间作怪。莲花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我不禁想要为他申冤,可是为什么莲花的茎与叶还能如此美丽而干净,脑海中产生了一个这样的疑惑,身边传来了一个声音:亭亭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诗真是妙啊。我转过头,看到一位老爷爷也在欣赏莲花的美丽,我便跑去问老爷爷:您为什么说它妙呢,这泥土明明污染着莲花啊。那老爷爷语重心长地说道:“孩子你看那莲花的茎上有半点泥土?莲花的果实就是莲子,而莲花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不沾染淤泥,竭尽全力去摆脱泥土的纠缠,不惜自己深陷于泥土之中,一定要把其子保护好,你说这花儿也有我们人的品质,是不是绝妙啊。”听了这段话我不禁恍然大悟。
忽而,我忆起了以前在路边看见的桃花,有时,它们的花期已过多时,便随意的把花瓣扔下任其随风飘零,花瓣也早已残缺不穷,溃烂不堪。他们的孩子有的被人随意采下、有的被人砍伐掉,更有甚者竟把这些无辜的花瓣置于脚下。与莲花相比,桃花可谓花中的隐君子。
而在我的生活中,几乎大部分事情都要妈妈去操心,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妈妈对我实在太重要,而在这个世界上,也只有母亲能不求任何回报,还想全心全意地照顾你,保护你爱你的人了。但我却什么都做不好,还只能让她为我操心,又因我而生气。
这时,我回头一瞥,看到了她的身影……。
【篇二:莲之美】
“美”的解释有两种:众所周知,一种是外在美,而另一种则是发自内心的美。就如莲花般清新洁净;像梅花般傲立寒冬;似百合般清纯高雅……在这些花中,我只独爱莲花。
它天然无浊,尽管没有牡丹的富贵,文竹的淡雅,菊花的灿烂,樱花的烂漫;也没有蔷薇的娇贵,青松的挺拔,但是它天性纯洁,比所有的植物都美得多。
六月,漫步在家乡的池塘边,一朵朵莲花随波荡漾。莲花生活在污泥中,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蜻蜓点过水中,水面泛起涟漪,那花儿抖了抖身子,一眼望去,忽隐忽现,或白或粉的莲花好似出水芙蓉般的仙女,令人赏心悦目。叫人怎能不停下脚步,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呢?
不光是我,古代许多文人墨客也甚爱莲花。唐代的王昌龄,写人花难辨,花人同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陆龟蒙的《白莲》,写那不做任何修饰的白莲,悄悄开,默默落,品格高洁,像是隐君子。宋代的周敦颐更是喜爱莲花,写词《爱莲说》,写出了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不显得妖媚,香气清幽,喜爱的人很少。这首词,既突出了莲的高洁品质,有表达出周敦颐自己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怀。
在现代社会中,也许也隐藏了像莲花一样默默奉献,却不求回报的人,但真的太少太少。也他相反的就是贪图名利,把钱看得比一切都重要的人,和逃避现实,胆小懦弱的人,这些人都使整个世界变得混浊。
而我只愿“以莲为镜,做洁净之人”让自己化作一朵莲花,就能从一切烦恼和灰暗中觉悟,从内心真正开出一朵美丽的花。如果我们想获得真正的美,做一个心志高远,品行高洁的人,那就莲花那样,拥有明朗澄澈的心灵,心除杂念。
“美”很容易做到,“莲”就是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