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清平乐村居改写】
夏日,一座高大翠绿的青山穿进棉花糖般的云朵里,若隐若现。山脚下,有一条明如玻璃的小溪唱着哗啦啦的歌,飞快地奔向翠色欲滴的原野。小溪旁有一座又低又矮的茅草屋。风一吹过,屋顶就会稀稀疏疏落下几根茅草。茅草屋旁有一棵高大挺拔的白杨树。一阵风吹过,高大挺拔的白杨就会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那声音是那么清脆、那么悦耳、那么动听……
茅草屋里有两位白发苍苍的老夫妇正在用吴地方言饮酒逗乐,谈笑风声。老公公一边喝着酒,一边对自己的老伴说:“这酒真香啊!比上好的女儿红都香,一闻就醉。”说完,又喝了一杯。旁边正在补衣服的老婆婆说:“是吗?”她也举杯喝了一口:“好喝!”老公公又说:“我们的儿子真懂事呀!”老婆婆也附和着说:“是呀!我们的儿子懂事了。我们生活得越来越幸福了。”
抬头望去,大儿子在小溪的东边豆地里锄草。他辛勤地挥动着锄头,顶着烈日,汗水已湿透了他的衬衫。他脱掉外衣光着膀子,头戴草帽,脖子上搭着毛巾,心里想着今年定会大丰收。再看二儿子,为了家庭的收入,正在认真地编织鸡笼。他的手法熟练,做工精致,每次拿到市场去都是抢手货,真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啊!他一边编一边自言自语地说:“明天卖完笼,一定给爸爸妈妈买一只烧鸡”。小儿子跑到哪儿去了?原来顽皮的他正趴在小溪旁边的“天然地毯”上,看着连成片的荷花、荷叶。突然他看见了碧绿的莲蓬,就伸手摘了一个最近的,仔细地剥开,取出莲子。不一会儿,他身边就堆起了一小堆剥碎的莲蓬。他实在太天真可爱啦!
瞧这一家多么和睦,多么幸福。这真是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啊!
【篇二:妈妈的爱】
“嘭!咔嚓!”放学了,我刚推开门,就听到了这熟悉又轻快的声音。
“儿子,来吃核桃!”老妈向我招手。我迫不急待地跑到桌边,看着妈妈剥核桃。听那声音,起初略微沉闷接着清脆的一声,核桃裂开了,妈妈开始用指甲费劲地将壳剥碎,取出了完整的果肉。“吃!”妈妈把核桃肉递给我。
三年前,妈妈不知听谁说,吃核桃能增长智力后,便开始每天给我剥3个核桃。每当我放学回家,她就会准时给我送上核桃肉。三年,三年的光阴妈妈每天做着同样的动作,我问:“妈妈,你每天做着同样的动作不乏味吗?”妈妈立马回答:“一点儿都不乏味啊!”
我咀嚼着嘴里的核桃,突然看到妈妈一头浓密的黑发中竟增添了许多白发。
想起以前妈妈开玩笑说我是他前生的债,我想应该是我欠了她的债才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