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八年级作文】
老人工作的地方就是马路对面的煤场,差不多每天老人都会在路上边听戏边送煤球。
他个子不是很高,夏天拉煤都会光着膀子,皮肤黝黑发亮,即使穿了衣服也是破烂不堪,他的车不是机动车,而是一辆人力平板车。
今年夏天,我从辅导班往爸爸的修理厂里走,嘴里还在不停地唠叨这天气的闷热,手里还拿着一杯加冰的饮料,尽量早有阴凉的地方走,这时我看见那个老人正在拉煤球。
30多度的夏天,室外是多么的闷热,人们的心里是多么的烦躁。可这位拉煤车夫,却一直不说话,默默地一直向前。按说这样闷热的天气现在应该在凉爽的空调下边听戏边跟唱多好吗?为什么却要在这烈日炎炎下拉煤呢?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直到有一天,我听到门口的.人在说关于车夫的话,我就停在那里静静地听:他有一个儿子,在生出儿子不久后老伴走了。所以他一个人含辛茹苦把孩子养大,谁知他儿子长大后却不是个好东西。尤其是长大结婚后,整天游手好闲。不干一点活,每天啃老,比这老人要钱花。所以,老人就被迫担起了整个家的重担。每月微薄的工资,都给了儿媳补身体,自己却不舍得花一分,常常连瓶汽水都舍不得喝。
现在他儿媳快要生了。他儿子不在身边他又要去干活可真是……唉,不说了。我在旁边听的入了神,原来老人有个这么悲惨的故事。
直到现在我渐渐明白,他为什么不买机动拉煤车而选择人力拉煤车了。因为,他有个不孝之子;为了担起家里的重担,每天都要省吃俭用,更别说买个最廉价的机动车了……
我觉得这个老人好可怜,如果可以重新开始选择生活,希望他那个不孝之子能够悔改,别再让这样一位花甲老人再遭罪受。
【篇二:幼时观戏】
还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的一件事便是看戏了。每到看戏的前夕,父母都会郑重其事的通知到我。戏台的搭建也是一项不小的工程。戏台是一个正正方方的舞台,上面铺着红布子,背面还有幕布,幕布上面的的图文根据情节来定,有些幕布我就是用那种大红色,有些则是上面绣满了各式各样的花朵,还有的皇宫戏剧,则是绣满了各种各样的龙凤图案。
其实,看选择好位置也使我们小孩颇费心机。开戏前几天,我们就要提前选好位置。因为到了那天,戏台的前方如果没有提前‘占据’的话,绝对就成了小孩子的‘禁地’。大人们密密匝匝的挤在那里,只要嘴里不停的谈论着,口水直冒。小孩子们是决不能接触的——只能蹲在后面或者是被大人举过头顶,默默的看戏。我一般会选择较前面的位置,因为这样看演员看情节都比较舒适自然。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场戏便是荆轲刺秦——荆轲端着一盆鱼,走到了秦王面前,假装毕恭毕敬地对秦王说:“秦王,我看你这几天身体不适,需要补补营养,主子让我把这鱼来奉献给你。”然后假装恭敬的给秦王端上了鱼。秦王微笑着接受,结果就在那一瞬间——
荆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盘子往他这边一收,从那里迅速的拿出了那把锋利的匕,首直刺秦王!秦王往武功超群,一记扫堂腿,就把那个匕首踢的无影无踪。荆轲的‘刺秦计划’就此告一失败,而荆轲也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刺客。演员演得惟妙惟肖,而且那一记扫堂腿却是以假乱真。但是在撩开幕布的那一瞬间,演员们纷纷又回回归,平复了原来的表情,其实演戏,仅仅给观众们看的。
到了晚上,我们三五成群,边看戏边聊天。有时还笑着愉快的跑来跑去,在夜幕中尽情下享受着欢乐之情、兴奋之色。
时光荏苒,看戏不在,现在早已成为美好的回忆了。却在心底,永远散发着金色的光芒,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