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家的碰碰香】
我的家里摆了一盆碰碰香,说起碰碰香,他还有一段经历呢。
一天晚上,妈妈带我和弟弟出去玩,弟弟看见卖花的就说:妈妈我们老师有一盆碰碰香,我也想买一盆,可以吗?妈妈还听成了是碰碰枪,当场就拒绝了。弟弟还是说说:妈妈不是碰碰枪,而是碰碰香呀,就是用手碰一下它就可以让手香香的。妈妈一听原来是自己听错了,赶快就买了一盆。回到家里,妈妈把它摆在了阳上。我和弟弟每天都在观察。
我发现碰碰香很少,浇水也没事,反而却生机勃勃的。我还发现,碰碰香,不需要施肥,还能长的很漂亮。我记得有一次,我把碰碰香的一片叶子给摘下来,我都已经死了,可碰碰香还是依然在那花盆里生机勃勃的,这令我很感动。而弟弟却发现,碰碰香的叶子有点毛毛的,有点刺手。弟弟为了查清这一点,每天都在观察它,终于,弟弟明白了,这是植物自然生
长的,本来就会有点毛毛的。
这就是我家的碰碰香,是不是又可爱又坚强?希望你们喜欢碰碰香,让每一盆碰碰香,都有一个家。
【篇二:第一次走进萧山档案馆】
档案是什么?档案馆有什么?档案有什么作用?带着这些疑问,5月26日下午我以萧报小记者的身份第一次走进了萧山档案馆,去那里查找我心中的答案。
首先我们来到档案馆的二楼多功能厅听章老师给我们讲述关于档案方面的小知识。原来汉代的兰台就是现代的档案馆;当时的兰台令史就是现代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就连档案一词在历史各朝中上有着不同的称谓,有册、中、典籍、文书、文案、案牍等之称。这一课真让我大开眼界,对档案有了更新的了解。
通过对档案知识的学习,随后由周老师带我们到一楼参观档案馆。那里记载了萧山从古到今的历史变迁,见证了萧山的发展历史。从古代的吴越相争的古战争到近代的浴血奋战获得解放,再到现代工业企业的新兴崛起;从八千年前跨湖桥文化、九百年历史的湘湖、中国瓷器发源地等历史遗址到楼塔细十番、翻九楼、河上龙灯胜会等如今的非遗精萃;以及沿江制盐、萧山土纸、萧山花边、仿南宋官窑瓷等手工艺品;萧山萝卜干、萧山霉干菜、萧山三黄鸡等土特产品;西施、贺知章、葛云飞、毛奇龄等历史人物,档案馆按古代厅、近代厅、现代厅、文珍厅、人物厅等五大厅进行分门别类存档陈列,让前往参观的市民对萧山的历史沿革有个纵向的深度了解。原来档案馆是讲述萧山人杰地灵和源远流长历史的好地方。
走出档案馆,我们便来到了放映厅观看《客从何处来》的记录片。片中70多岁的易中天先生通过查找档案的方法查清了自己的身世,查清了为什么70多年前易氏家族一夜之间死了400多人而自己家庭成员却免遭日本人的侵略的真正原因。原来档案有这么神奇的作用,既可以弄清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前的事情的来拢去脉,又可以让我们新生代学到更多的历史知识。
离开档案馆前,想不到还让我们每位小记者通过输入爸爸妈妈的信息资料查阅到了他们的结婚照。原来档案馆除了可以查到历史档案外,也可以查阅个人档案。如果有空的话大家可以前往萧山档案馆免费参观,了解一下档案的前世今生。
【篇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深秋时节,寒风吹拂,听了两节好课,这会儿到了大课间活动的时间。踏着音乐的节奏,同学们陆续来到操场。虽然是猝不及防的寒冷,但同学们的踏步是那么有力,脸上洋溢着动人的微笑,每一个动作都那么有精神……看着看着我不由得想起了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的,别人夸奖我,我不能得意,还要继续找出不足,克服它;别人批评我,我越发要努力。这,是一种人生的底气!
思绪又回到了现实,看着这些精神饱满的大孩子们,我想你们是不错的!虽然你们犯过这样或者那样的错,有时甚至让我很抓狂,但你们是在不断进步的,只要是这样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近段时间,我们六(1)班可谓是“好事”不断啊!先是临时换了一位年轻的英语老师,在磨合期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家长来反应情况,我也站在家长的角度,学校的角度对家长进行了情况说明和情绪安抚。在课堂上也几位“捣蛋”的男同学跟英语老师作对,知道情况后,我又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他们的这种不适应扰乱了英语的正常教学秩序,而且一直有蔓延的态势。此事惊动了校领导,校领导利用晨会对全班进行了思想教育。这对全班来说可是第一次啊!
此事未平,一波又起。也是课间集体活动的时间,“顽劣”的陈同学把一张写有“重色轻友”的字条贴在了同学的背上,这一幕刚好被校长抓了个正着,把字条交给我,要求我查清此事。胸中的怒火“噌”的一下腾了起来。为此经过多方询问与调查,终于查清了此事。为此学生也被我狠狠地训了一节课。“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这节课我告诉他们的。由此,他们也仿佛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整天低垂着个头,无精打采的。
正当大家“惶惶不可终日”时,不小心又踩到了一个“雷”。下午放学后,班上几个同学留下来参加体育训练,校长做完了一天的工作也会来陪他们训练。校长和他们聊起了天,聊天中谈到了班上一位要强好胜的女生,她在班上无人敢惹,是“魔头”,连班上最壮的男生都要让她三分……突然,一个同学提到,这个女生跟她们讲了一个不健康的内容,令所有训练的同学和老师惊愕不已。第二天早晨上班的路上,我正思量着要鼓励同学们一下,因为几天来的批评让整个班级喘不过气来。可一进校门,事实打碎了我刚刚的“美梦”。新一轮的思想教育有开始了……
连番轮战下来,学生老师身心俱疲,一天到晚忧心忡忡。直到让节奏慢下来,听了两节好课,再看学生时,仿佛又重拾了信心。我不禁行到了范仲淹的一句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我也应该这样!努力做到最好,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信心,这真应该是我们的一种生活状态。我对自己产生的这样一种信念激动不已。
不由得从自己的工作联系到了生活。我出生在农村,农村教给我了勤奋,让我走进了大学,大学毕业后通过公开招聘来到了现在的工作岗位上。在领导和同事的关心与帮助下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这一切不得不感谢上苍!确切来说应该感谢社会的公平!刚毕业那会儿,按父亲的话说如果在旧社会,我只可能被分到边远的山区去任教,不可能留在昆明。而正是在越来越公平的社会环境中我才来到这里,这份工作也让我产生了自信和希望。人民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我相信在国家正确地领导下,各行各业的人才都会汇聚到国家建设的洪流中,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