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不成曲调也是歌】
当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有序地排列在乐谱上,那便成了曲调。或许,曲调是一首歌的肯架所在。但是,只要魂依存,不成曲调也是歌。
人生之路或许就是一首歌曲的演绎,曲调使之精彩、华丽。但是,即使不成曲调,变得苦涩,它依旧有别样的精彩,别人如此,我亦如此。
小时间,或许是出于对那五彩缤纷的无端喜爱,我迷恋上了画画。一开始,父母以为我仍像过去一样,对一件事只有三分热度,便放任我随心去做,但是这次,我却就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一条条永远画不直的直线,一块块永远无法完美的阴影,这美术似乎与我想象的截然不同,而老师告诉我,这由黑白线条光影组成的素描是世间最美的艺术。厌恶、失望一下子在我的心中充盈,这份艺术和我想象中的五彩缤纷截然不同,但我殊不知,它竟将成为我的人生之歌中的一段不成曲调却又精彩的曲谱。
几年的学习后,那一尘不变的黑白已从不适变为习惯。我用一张白纸、一支铅笔描绘着光彩亮丽的大千世界。在纸上,似乎一切都变得黯淡无光。可这确是最真实的,毫无装饰的世界。观阅世界名家们的作品,那光与影、黑与白之间透射着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一条条不变的线勾勒着世界的轮廓,简单却又富有深义,而这总会发人深省,引发我对世界的深思。
然而,或许注定无艺术天赋,在学业压力下,我最终还是被迫放弃了素描,然而,那份情怀却始终存于我的心间,一直没有泯灭。
至今,每当受到挫折,我总会再次拿起一张纸、一支笔,望向远方,轻轻勾勒那简单的、纯粹的世界。此时,烦躁、不安都抛之脑后,而换来的则是内心的安宁。
这份艺术在我的人生中算是一段不成曲调的乐谱,然而这段人生之歌却一直回荡在我心间,如一股清流,总能带给我亘古的宁静。
【篇二:嗜书不凡是我的一张名片】
芸芸众生皆爱热情洋溢的喧哗浮躁,而我则不然。一杯清水,一壶茶香,正因为以中有足乐者,故端坐于书桌前,捧书观阅,亦可获其乐。嗜书不凡是我的一张名片,因为有它,我的生活才如酿造百年的一盏酒,醇香而有滋有味。
吾虽不才,但仍是一位“嗜书公子”。纵使没有宋濂“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的狂热,也至少有“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般的君子好书之淡雅了。
迄今我还清晰明了地记得,那日傍晚我坐在教室里没趣地写着如马路上的车般川流不息的作业,没成想到时间飞逝竟分秒不舍,已是6点半了。我只好收拾好行装,准备回家。随手拿着一本《一个人就是一支骑兵》,走着看就渐渐入迷,仿佛压在我羸弱的身躯上的沉重包袱,失去了重力,越来越轻,愈来愈轻……大约走了15分钟,终于在奔波回家的途中消化了两篇饭前“点心”,此时我心情如行云流水般畅快,世间万物皆因以为静。借着昏暗的月光看了表,原来过了1个多钟头。环顾四周,寥寂无人,“百里无人烟”。看来是太“心会神凝”以至于漫步过家殊不知,才跑到这“诡异”的地方吧。因此,我被老妈不分青红皂白地以“晚到”的罪名罚写千字检讨,哎!世间何物足知吾?唯书。
当然,翩然淡雅嗜书的我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严格控制我读课外书的时间又能奈我何?作业还不让我写不成?于是我高举“2+1”的大旗,好容易得到了零星得微乎其微的阅读时间,才刚划完一章的好词佳句,时间老人就作祟将时针定格在“10”上,不偏不倚,我一咬牙,心想:老妈睡觉去了,也不知道,不如在等等,再看上几章……“滴答滴答”…“”滴答滴答……”不知过了几分钟,我瞪大眼睛一看闹钟:12点!呜呼!在这样谧静的夜晚,“吾书足够作业恨亦足”!
书,我们的良师益友,我对其有时亦是又爱又憎。纵使如此,渴望以书充实的心也不曾停止蔓延其燎原之心火,反而愈演愈烈。当然我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的,古人都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又有什么反感自己这样呢?我仍要把嗜书不凡当作我的名片,并把它传给更多得人,从中受到颇大的裨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