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一次科学实验】
今天下午的作文课,可谓是一节科学课。为什么呢?嘿嘿,你们这就猜不出来了吧!瞧,朱老师正拎着一个袋子神秘兮兮的向教室走来呢!
她放下袋子,小声的说:“今天我们要做一个有趣的实验。”说完,教室里顿时像炸开了锅一样,七嘴八舌的讨论着。“今天,我们做的实验就是要把乒乓球从纸杯里吹出来。”朱老师补充道。“这怎么可能。”许多同学半信半疑。朱老师笑着说:“那么,你们就自己来试一试吧。”说着,朱老师发给各个小组实验器材。
“我们应该先想一想怎样才能把乒乓球吹上来才对。”薛智恒说。这是我振振有词地说道:“我觉得可以从乒乓球的侧面吹才行。”“嗯,我也觉得应该是这样才行。”顾寒波赞同了我的观点。
我们开始实验了!只见薛智恒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鼓起腮帮子从球的侧面猛地一吹,在这一瞬间,我屏住呼吸,眼睛紧盯着乒乓球,期待着第一次实验的成功。可是球就像是一个小赖皮一样,死赖在杯底不动弹。第一次实验失败了。看到这时,原本充满期待的小组成员,现在个个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垂头丧气,不知该怎样才好。这时,顾寒波说:“既然在侧面吹球失败,那我们可以试试从正面吹呀?”我若有所思,轻轻的点了点头。“成功了!成功了!我们成功了!”陈赟婕兴奋的喊道。我的目光立刻转移到了陈赟婕一组。啊?这么快就成功了。我在心里暗暗想着。“快,快,我们也不能落后。”我焦急的说着。第二次实验开始了。
这一次由我来吹球。我双眼紧紧的盯着球,眼珠都要掉到杯子里去了。双手紧紧握着,接着,深吸了一口气,对着乒乓球使劲一吹,乒乓球居然浮起来了。当乒乓球快要跳出来时,他还是在边缘溜达了一圈,然后又落到了杯底。可是球毕竟是离开了杯底。我没有放弃,继续挑战着。可是结果仍然不尽人意。这已经是我第四次挑战了。我鼓起腮帮子,噘着嘴,猛地朝杯子里的乒乓球吹气。乒乓球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乖乖的从杯子里溜了出来。“耶!我终于成功了!”我欢呼着。就连我们小组内的成员也为我高兴。
虽然实验成功了,但我仍有一个谜团尚未解开。为什么我们对着乒乓球吹气,乒乓球就会从杯子里跳出来呢?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实验的原理是伯努利原理。其实就是利用气压让小球浮起来,乒乓球上方风速大,压力小,球下方风速小,压力大,这样乒乓球就自然被抬起来了!听了老师说的,我觉得这真是太神奇了!
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收获了快乐,还明白了一个科学原理,真是一举两得啊!
【篇二:二十年后的我】
时光飞逝,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我已经长大成人,成为了中国还算有点名气的科学家,主攻医学方面的难题。
2034年,我成功研发出治疗艾滋病的药,获得了诺贝尔奖。近两年开始研究治疗渐冻症的药,很困难,进度很慢,但是我每天都在坚持,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早上八点半,我走进实验室,开始工作。告诉你,我已经做了七百八十二次实验,全都失败了。开始做第七百八十三次实验,我依然打了鸡血一样充满信心。小李是我的助手,我一会儿吩咐他“小李,拿X种元素来!”,一会儿吩咐“小李,拿一个烧杯来!”每天都多次请小李帮忙,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来来回回帮助我。唉,有神一样的队友是多么可贵!
很可惜,干了一天,我又失败了。
又过了三五天,我对多种药水重新进行调配和整理后,照例给小白鼠服用。奇迹发生了,渐冻症小白鼠服用药后,竟然慢慢苏醒过来,最后自己站起来,绕着笼子走了一圈,好奇地盯着我看。
赶紧把小白鼠带到检查室进行一番详细的检查,天啊,每一项指标都达到了正常要求,经医生一番检查,它痊愈了!太神奇了,太神奇了!
这是第八百三十次实验的结果!
很快,全世界都被我的发明轰动了!新华社--头条!纽约时报--头条!路透社--头条!美联社--头条……到处都是头条,到处都是我的头像在飞。
这可是医学界多年未征服的难题呀!
于是,我再一次获得了诺贝尔奖,被医学界称为“绝世神医”。
在联合国颁奖会上,我接受了来自全世界的欢呼,当然少不了巨额的物质奖励。无数的记者围着我采访,镁光灯把我和小李的眼睛都亮瞎了。
从联合国一到家,我马上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醒醒,醒醒”,妈妈扯着被子喊起床,哈哈,该上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