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心爱之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爱之物,亲人外出带回的瓷人,朋友做客送给你的玩具,寒冷冬天送给你温暖的围巾……而我的心爱之物是一副手套。
记得那一年,我才八岁,那时已是冬天,当时,家里还没有买手套。手上全是冻疮,肿的跟一个大包子一样,还有些透明,放在热水中又奇痒无比。最困难的还是写作业,写一会,手就冻得发红、僵硬了。妈妈看到我的手的“处境”,心疼极了。有一天,妈妈找来了钩针,买来了毛线,开始为我织起了手套。从那时开始,我和爸爸吃晚饭的时候,妈妈在织手套;我和爸爸看电视的时候,妈妈在织手套;我和爸爸在睡觉的时候,妈妈在织手套……那天深夜,我渴醒了,便起床去喝水,当我走到客厅时,看到妈妈在沙发上织手套。她低着头,双手快速的织来织去,手冷了,搓一搓,继续织。妈妈佝偻着身体,明显是困极了。
我悄悄地来到妈妈身旁,问:“妈妈,你为什么不睡?”“你先睡吧,我不困。”“妈妈,明天再织吧。”我坐在妈妈身边,抱住妈妈的胳膊说。“看看你的手,都没法写作业了,我得抓紧时间织。”妈妈摸摸我的头说:“快去睡吧。”就这样,妈妈仅用两天的时间就给我织了一副手套,它是浅灰色的,戴在手上会露出半截手指头,方便我写作业。
一直到现在,那副手套我还是珍藏着,把它当做珍宝来看待。
【篇二:秋游】
10月26日的早晨,晨光透过薄薄的云雾,照进了我的房间。新的一天开始了,今天我十分高兴,因为今天去秋游!
坐上大巴,在路上,大家有说有笑,一下子就到了目的地。我透过玻璃,往外瞧——咦,这里怎么这么熟悉?原来,这里是曲院风荷,斜对面就是岳王庙。车子拐过一个小弯,在一座石桥旁停了下来。
下了车,漫步在石桥上,阳光从云中探出头来,似乎在与同学们招手,湖畔的杨柳弯下腰,梳理着自己的长发,大雁在天空中飞过,队伍停了下来。停在了浙江省博物馆的门口。
跨过几级台阶,一片翠绿扑入眼帘,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片苍翠的竹林,竹子依然挺拔、苍盛。再往里走,一个大池塘出现在眼前,塘里鲤鱼跳跃。到了主馆区,一进入馆内,一件件陶器,古旧,十分简朴。上一层楼,这一层是越窟瓷、龙泉瓷等等。个个晶莹剔透,十分漂亮。还有小瓷人,精致质朴。最后一层,也就是第三层,这里展示的都是明清以后或更晚一些的瓷器。比下面两层更显繁华。
接下来,旁边有两个小馆。一个是浙江西湖美术馆,另一个是皇家藏书楼——文澜阁。
这里面有一样珍宝《四库全书》。这本书十分厚,它被称为“东南瑰宝”。
博物馆逛完了,该去孤山公园野餐了!大家走向孤山公园。选了一个靠近湖岸的草坪,虽然太阳高照,但是,还是吹来了徐徐凉风。
铺开毯子,将食物一件一件地拿出来,大家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下子吃了个精光。肚子饱了,大家躺在草地上晒太阳,聊天,别提有多高兴了。
时间飞快,转眼间就过去了,在回去的路上,车子不仅载着我们,还载着我们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