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请将那抹微光紧紧握住】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是啊,每当此时,我们大概都会后悔—为何当初没把那抹转瞬即逝的微光紧紧握住。这不是因为我们没有那个天赋,而是我们缺少能够把微光紧紧握在手上的灵感、机遇与坚持。
有的东西,错过了,便失去。叶赛宁有一首诗的题目便是:失去的东西永不复归。但有许多人认为微光是自己的东西,便随意舍弃,而事实上恰恰相反,当自己意识到那抹微光的重要性时,就会发现,原来,它早已从指缝间溜走,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著名化学家汤姆生研究出了葡萄干面包模型后,对自己的研究成果也曾有过怀疑,但是这抹怀疑的微光闪过后,汤姆生却因为对自己过于自信而忽略了它。但当他的学生卢瑟福研究出原子行星结构的模型,推翻了自己老师的结论后,汤姆生后悔莫及。但是一切都已经晚了,错过便是失去。所以,请把那抹微光,紧紧握住。
紧紧地握住转瞬即逝的微光,需要不断努力。姜子牙年轻时认为自己满身才气,打算辅佐明君成就一番霸业。但他很快失望了,因为没有任何一位君主相信他这样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当时姜子牙满是失落,一抹微光突然划过他的心灵:是我自己的能力不足。他紧紧地把这个划过心灵的微光握在手里,于是他返回山中,潜心苦学,而这一学就是60年。
如果没有当年的那抹微光,他没有把握住机遇,没有他后来的努力与刻苦,姜太公钓鱼的美谈便不复存在了。所以,请把那抹微光,紧紧握住。
微光有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也许它只是一句话,也许它只是一个人、一件事,也许它是内心的坚持……而伴随我高中三年的那抹名为坚持的微光,至今仍被我紧紧握在手心。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我默默奋斗的誓言,这样的微光让我成长,让我进步。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一微光是我追求的目标与迎接挑战的决心,因而,我不会退缩,我会勇敢面对。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把自己所拥有的稍纵即逝的微光,紧紧握在手心,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下任何遗憾。
【篇二:丢失】
有时,将一句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俗语当作座右铭,会使我们白白丢失很多的机会。甚至到最后一事无成,还去座右铭那里寻求安慰。
“姜还是老的辣。”这几乎是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谚语,但它使多少将其当做座右铭的人白白地丢失了成功的机会啊!
不得不承认,历史上的“老姜”都很“辣”。但他们都是以内外兼修的品格,坐观世事的淡定来改变乾坤。比如,汉末三国时,黄忠六十跟刘备;日本武士德川家康七十打天下;周朝姜子牙八十拜相;佘太君百岁挂帅等等。
但是如果人们都开始信奉它,就会使人们希望自己等成为“老姜”时才开始“辣”,这会让他们在少年时一事无成,等到满头白发时才明白,自己以前的机会是那么多,而都被自己丢掉了。
历史上新芽超过旧枝,无非就是那么几个字:“我!不!相!信!”
我不相信到老了就一定有属于我的年代;我不相信年少时的机会就一定要丢失掉;我不相信“小姜”就一定没有“老姜”辣!
春秋战国时期,布衣童子甘罗十二为使臣;一代明君康熙十四岁铲除“老姜”鳌拜,尽显少年英雄本色;而那二十二岁就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将一句“匈奴不灭,何以家为”念诵成千古的悠悠回肠。是啊,难道就一定要等到老了才能成功吗?白发苍苍而又一事无成的人在哪个时代不是大多数?难道年少时的机会就一定要被我们丢掉吗?
朋友们,不要把一句谚语注解成为失败开脱的理由,否则,我们将会白白地丢失一次又一次成功的机会,以至于悔恨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