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读昆虫记有感】
他,把一只只不起眼的昆虫,写成了拥有了人一样性格的灵性动物;他,告诉我们,其实科学就是身边的一只蝴蝶,一只蚂蚁,他,就是法布尔。他的《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没读《昆虫记》之前,我对昆虫可谓是一问三不知。我不知道屎壳郎如何滚屎球,不知道蟋蟀是如何捕食,更不知道松毛虫的“家”在哪儿。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了那些鲜为人知的昆虫知识和生活习惯。原来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蚂蚁是如何团结互助,又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等。萤火虫、蝉、蚂蚁、蟋蟀、蜘蛛等许多文人赞美过它们,但始终只有法布尔会为它们的弱小生命感到惋惜。在这本书里,种种奇妙的现象都展现在我的眼前,让我足不出户也能感到昆虫世界的奇妙。
这本书使我认识到一位有着非凡耐心,细致观察力,刻苦钻研的法布尔。我们与他相比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有句名言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就是描写像法布尔这样的人。明知昆虫学十分艰难,全得靠实践来证明,可他还是坚持不懈,为昆虫学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我今后一定要学习法布尔认真严谨的态度和努力探索的学习精神。
《昆虫记》这本书给了我无穷的乐趣和无尽的启发,是一本值得所有人阅读的一本书。只要仔细、认真地阅读,就能读出滋味,读出精彩。
【篇二:我的发现】
他的嘴像一挺机关枪:“雨下起来时,土里的空隙被水注满了,土里溶氧量减少,它们呼吸困难,所以才会爬出来……”
“呀!好多蚯蚓!”一阵阵女同学的尖叫声回荡在校园上空。我赶紧走过去凑热闹,只见条条蚯蚓星罗棋布在地面上,有直线的,有S形的,我踮起脚尖,慢慢挪动步子,小心翼翼“左躲右闪”,生怕一个不留神就把可爱的小生命送上天堂。
我特别喜欢这些大自然的生灵,蹲下细看,只见一条蚯蚓蜷缩着的身子慢慢展开,缓慢向前爬行,背弓起时像一座小山。那一圈圈灰色条纹和黑色皮是它的外衣,在雨后好像抹了油一样!
“啊!”不好,一个女生尖叫!我循声望去,看到了半段蚯蚓,它在一个男生脚下“死于非命”!那血肉模糊的“尸体”还在动弹、挣扎……那位男同学还用脚踢了踢它,便若无其事地走开了。我痛心地看着这个“死于非命”的蚯蚓。
“不用担心,断的那部分会长好,变成另一条蚯蚓,相信我这个昆虫‘研究专家’吧!”这时我们班的“小法布尔”瞿天亦来到我的身边,他可是最喜爱“昆虫学”了,他还把竺可桢爷爷的话做了修改:“我需要的是昆虫的生活习性、活动范围和作用。搞昆虫研究,不能使用‘好像是’、‘可能’这类字眼,也不能用猜测和推断代替观察。”
所以,他说的昆虫知识我深信不疑。他的嘴像一挺机关枪:“雨下起来时,土里的空隙被水注满了,土里溶氧量减少,它们呼吸困难,所以才会爬出来……”听了他一番滔滔不绝的“演讲”后,心里豁然开朗,于是鼓起了掌,夸赞他是个博学的同学……
“生活处处有学问”,一点也不假,我要像“小法布尔”一样,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