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式相关作文

【篇一:碎片化式的阅读,带给了我们哪些利与弊?】

所谓碎片化阅读,就是指用手机、电子书、网络等等电子终端为载体的碎片化阅读。而在当今21世纪,智能手机大行其道,几乎每个人都会随身携带一部手机,空闲时不妨上上网,看看世界动态关注最新新闻,觉得自己仿佛看透了全世界,却在不知不觉中就过掉了一天。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中枪”了吗?

碎片化的生活,碎片化的时间和碎片化的阅读组成了我们的生活。“多读书,多看报。"这样的一句话曾经广为流传,而现在呢?到处都是微博微信,百度谷歌,朋友圈,公众号……原本的书本,报纸或是像字典这样的工具被一一取代。潜移默化中,我们的生活就仿佛是整容般变了个大样:

早上一大早起来,点开手机里的小红点,了解了一些资讯,就觉得自己已经是上帝般看遍了世界的酸甜苦辣……

上班途中无聊?打开微博刷刷吧,哟,这个明星又怎么怎么样,这个朋友又出了什么事,这个国家又发生了什么暴乱……

同事推荐的文章,看一看,呀,写得太好了!简直就是大师般的文笔啊……。

晚上刚刚窝进被窝里,却根本不想睡觉,看看手机吧。原来朋友们都在线,聊聊天吧!反正明天工作少……

仔细想想,发现其实我们人类越来越有些愚笨了,网上对于碎片化有一句话:“仔细检索自己的生活关键词,你会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好好利用过碎片化,你自己的时间、精力甚至生命,反而被碎片化了。”

简单来说,意思就是我们——人类,逐渐被碎片化了。而我想讲的,是同样被碎片化的一中获取知识的方式。

这就是阅读。

凡事总有起因、经过、结果甚至是无果并未来继续发展,而阅读怎么会被碎片化,它又是被碎片化成什么形态了呢?恕我直言,几乎人人都有过碎片化阅读的经历,就比如工作完的闲暇时间看看微信公众号里那些“百看不厌”的文章,上厕所时刷刷微博里发生的事,或是坐公交地铁时,看看浏览器,知道了世界各地都有什么大事发生……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生活已经被这些看似充满营养,五彩斑斓的资讯给挤得满满当当,而实际却没留下一丁点能学习或者是运用的技巧技能——这同样也是碎片化阅读和实体书阅读的明显差距。当你在阅读实体书时,你所阅读的一定会是你喜欢的,或是你需要的,能为你带来帮助和启发的,而反过来看碎片化的网上阅读,说白了就是接受一些对你没用什么用的讯息,并不能像实体书一样丰富营养,同样也很少能在现实中派上用场。

那么碎片化阅读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吗?这里就要用到一句老话了,凡事都有它的两面性,有好有坏,没办法随意评判。我们从碎片化式的阅读中,能够更快速了解最新消息,这一点无可否认。而我们失去了什么呢?在翻阅资料的过程中,我找到了答案:耐心。

没错,想必大家都遇到过一些令人厌恶的“标题党”,这些人往往为了增加访问量,起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标题,例如“震惊!……”“独家秘宝看完就删……”等等。这些标题与内容非常不相符,却使人们一次次地点进来。我在进行所谓的碎片化阅读时也遇到过许多标题党,而大家却总是因为这些人消磨了自己的耐心。渐渐地,不管是哪一种阅读方式,大家都没有耐心去认真看,只是匆匆扫一眼,就退出来或是把书放在一旁不管。这实在是令人惋惜。

在查询资料时,我反复阅读了采铜先生的演讲稿,里面有几句话使人感同身受,同样也有我们再次失去的东西——阅读的深度。

阅读的深度,这个词对大家来说也许看上去太过深奥,其实不然,阅读的深度就是让自己整个人近乎忘我地沉浸在书海中,用心去阅读、体会、感受。同样在阅读时,要挑选适合自己的书,想想你是否有兴趣阅读这本书,是否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而不是三分钟热度。能够真正用脑用心去阅读,并且乐于思考、拓展,我想这也是一种深度。

在文章的最后,我希望能告诫各位:手机、平板的内存是有限的,当你盲目地在其中下载,总有一天你需要删除一些内容,而这些内容会化为真正的碎片,再也找不回来;而书本上的知识、内容才是真正永恒保存的,想看时就可以翻开来,找一个僻静的角落安安静静地享受这段美好时光。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多多利用碎片化时间去进行深度阅读呢?

再说,阅读本身就能使人心情愉悦,多多丰富自己的人生,全身上下充满书香气,岂不美哉?

【篇二:掌握碎片化式的生活】

在如今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之下,我们的生活不可避免的进入了“快餐”时代。每天的时间恨不得分成七份来使用,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下,生化开始变得碎片化了起来。

那么究竟什么是碎片化式的生活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的理解中碎片化式的生活无非是将一件完整的事分成了好几部分来完成。当然也可以指我们在当今社会上所接触到的零散的信息。

举个例子来讲,如果有一个人问你是否听说过钢铁侠时,你的反应通常如下“钢铁侠?我当然知道啊,《复仇者联盟》的主角啊。”但若继续追问你“钢铁侠的能力是怎么来的?几几年上映的?他的演员是谁?”这些问题时,你就会变的一窍不通了。当然,事物碎片化的性质还体现在网络购物,社交软件等活动上。

说了这么多,这种生活方式对我们到底是好是坏呢?

凡事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不可否认的是当今人们已经习惯此等生活、购物不再需要出门,吃饭也不再需要担心,用手机操作一番即可在家里享受送上门的服务。这种生活无疑是非常便利的。

但陷入这种“陋习”的人们也逐渐遗忘了传统精神。记得我妹妹练书法时写完一点就拿过手机开始休息。整个过程断断续续。但不论是他的父母还是他自己却都是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这实在是不好。

在习惯了碎片化式生活的便利,却又遗失了传统精神的我们面前,如何把握好度的平衡呢?

首先我想我们要找回的第一个品质就是专注。在现在拥有如此多诱惑的环境之下,坚持自己的想法,从而完成事情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我们也不应该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时间还有,下次做也来得及。等到下次再做时,你的注意力以及专注性自然不会有第一次那么高。

同事,我们也应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做一知半解的“半吊子”。一本书中不能只看自己感兴趣的一部分。人人都认为孙悟空大发神威的场景十分威风,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过渡章节的重要性,它们使得《西游记》这本书更加生动完整。只有读完整全部内容才能更好的品味这上百年的经典。

时代的脚步不会停止,传承的火焰不会姑息,人们的生活不再单调。街上人潮涌动,车马川流不息。作为学生的我们每日奔波在家与学校之间的战场上。每天的时间也被安排的满满当当,疲惫之余,我们也不应该忘记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唯有掌握碎片化式的生活,才是我们在现在,在未来的的最大保障。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