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传承作文】
传承不会因时间而改变
爷爷是个票友,从小我就受到戏曲的熏陶。惬意的午后,老式收音机咿呀起来,悠扬的戏曲声飘忽而来,此时此刻,我总爱搬个小板凳,坐到收音机前,用手肘撑着发困的脑袋,坚持把戏曲听下去。童年时光,短暂而宝贵,戏韵陪我度过每个午后时光。
戏韵初相遇——
谁说学习戏不难的,单一个字就有很多音的转变!“乱世从全”这个词不准。戏曲老师的话音未落,失落与落寞便一起涌上了心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练习已久的曲目却没有长进,至今还是不够完美。我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唱出《踏伞行》中陈时中老师的一丝丝神韵呢?
熟悉乐谱前——
“佶屈聱牙”的音阶在昏暗的灯光下让人心生倦意。“为什么每天都要练习呢?”无奈地合上乐谱。当时我多么想把乐谱狠狠地摔在地上啊,犹如放下很重很重的包袱……”“爱戏就要吃得了苦,这不仅仅是爱好,更是一份传承!”老师的话回响在耳边。是啊,年轻人都觉得戏曲老土,那还有多少人还原意为戏曲传承出一份力呢?我收起烦躁的心,再次翻开架上那本发黄的戏谱……
晴朗的午后——
来咪来哆,哆啦嗦……配乐再次响起,老师在我身旁,细心地指导我的每一句唱词,纠正我每一个发音,“转音还是缺乏几分自然,能够再高亢一些就很不错了。”我沉下心,把每一句唱词的节奏都记在心里,把每一个起伏的音律都反复练习,阳光洒进小窗,也洒在了乐谱上。在练习室我似乎找到了那个曾经丢失的自己,在那里我似乎重新感受到了来自内心深处的澎湃力量。
戏韵伴我行——
每日清晨,我用婉转的戏曲迎接新的一天,每日傍晚水我用优美的音韵送走夕阳、反复听着经典唱段,求反复研究着戏中人物的一颦一笑。”龙儿切勿说痴语,将心比心娘解儿心情。一段《状元与乞丐》有悲有喜”;“三美朝遵礼出兰房,待晓堂前拜佛娘”,一段《团圆之后》有情有义。渐渐地,萧仙戏成了我青春最亮的风景。
慕然发觉,爱上戏不是因为它的声音婉转,也不是因为它的扮相唯美,而是在学戏的过程中那些难忘的点点滴滴。传承不会因为时间而改变,那一份对戏的执着,那一份文化的传承才是使我终身受益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