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某一天在梦里,梦见,月光下的地点,你的影子在我身边若隐若现……”
——题记
老家,是小时候的天堂。
转秋的时候,天总是雾蒙蒙的,灰色的天空像是一颗墨珠散在水中,越来越淡,越来越淡。天空总被昨夜的雨打湿,还染着点那窗前暖橘色灯光的调皮。雨丝总是密密斜织着,让稻田、瓦屋和木栏都拥入它的怀抱。
稻田是一抹又一抹的绿,是那浓浓的绿。画家拿起他的画笔,将所有的颜料都涂在画布上,他无法绘出这饱满的绿。
那是绿色的海洋,滚着一轮又一轮的绿浪。
在雨后天晴,湿润的空气中,那绿田总在风中高歌。低垂的头,在这一刻昂起,发出“沙沙”的声音。它们开心而单纯的笑着,让风,去带走那清亮的欢叫。
那时还不知道手机是什么,或在田埂上乱跑,或和小伙伴一起在那石墙上用小土块画画,一个人的时候,也自己收集糖纸,那种单纯而又美好的快乐,是现在已经体会不到的。
会因为丢了一个包装袋而难过,会因收获一角钱硬币而快乐,会因发现已经吃完了口袋里的花生而哭泣。那小小的心里,装着孩子特有的淡泊名利。脸上挂着的,是真真切切的大笑或大哭。
沙子和泥土铺成的前院,推开墨绿色的木屋,墙上有一根生锈了的铁钉,挂着一本红色的日历,上面写的是——“2011年”。后院有一口很大的井,上面则压了一块石板。我喜欢蹲在旁边,朝那漆黑的缝里头看:这里面住着神仙吗?太婆见了,总是把我拉走,还一边凶巴巴地说:“那个井里住着一个鬼!你再去她就把你吃掉了!”我表面上不说话,心里却想:嘿,那太好!于是,便用更长的时间守在井边。
一张小小的油漆桌,一把宽大的藤椅,是那老屋中的宝藏。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大家围在桌边闲聊,太公像平时那样躺在那椅子上睡觉,阳光穿过玻璃窗,晒在门口的油漆桌上,晒在太公脸旁。吃晚饭的时候,却怎么也叫不醒他。
怎么都叫不醒。
五岁那年,太婆也走了。她那眼睛里的光像冬风吹着那火堆,一点一点暗下去,火堆,也一点一点的熄灭。
抬头,星空万里。回眸,岁月悠长。
门口的桂花树上,一朵花落在我记忆深处,永远开放……
【篇二:乡下美景】
今天,我们要去太爷爷坟山上烧香。
开车出发喽!
在路上怎能缺少美景?瞧那一片粉红色的荷花!花瓣接近花萼的地方是奶白色的,慢慢往上,不知是从哪里开始,忽的变成了粉红色。这些有些微红的少女们微笑着,成为绿色中一道绚丽的风景。
到了,终于到了!
一下车,扑面而来的新鲜空气,泥土的芳香让人陶醉其中。湖,绿了,绿的像一块玛瑙。黄的花,橙的花,粉的花,为这块玛瑙勾织出不一样的花纹。听!小溪还在奔跑,还在歌唱:“哗啦啦啦……”小鸟还在欢唱:“咕,咕咕,咕……”蝉也加入其中:“知了……”这样的三重奏怎能在城市里享受到?静下心来,觉得自己与这歌声已融为一体!
走到宝峰寺上往下看,小溪翻腾出白色的“浪花”,远处的田野是那么的绿,草绿,淡绿,翠绿,黄绿,深绿每一块田就是一种绿,绿的让我不能形容。闻闻,麦香充盈在我的鼻尖。
蓝天,白云,绿田,香泥,每一样都是那么美好。帮太爷爷烧完香了,回头一看,这里还是那么美。愿我们的地球妈妈永远都这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