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悲者心善】
他是行走在世上的好人,是慈悲的出家人。他总让我想起佛祖教导的那句:出家人,以慈悲为怀。
第一次见他,是在初春。那年家家户户都已经失去了粉墙黛瓦,不再有烟柳画桥,处处是高楼大树野草丛。我经过河边的花亭,看见一个和尚。
和尚悠闲地坐在亭中的石长椅上,身上披着棕黄的衣袍,左臂挂着一长串佛珠,神情自在悠然。
这时,有个老人拄着木杖走了进来,颤颤巍巍地伸出手碰了碰冰凉的石头,一哆嗦收回了手,正要在石长椅空处坐下,和尚站起来,说:“老人家,坐我这儿吧。”老人想推辞,和尚却已经站起来坐在了另一边。
我不太明白。
和尚轻轻拍了拍石长椅边的顶柱,对坐下的老人笑笑,说:“这初春的石椅还是冰凉的。”
春风不负柳絮,花草不点夕露。老人摇摇头,道:“我这里挺暖的。”
再一次见他,是在小吃摊附近。嘈杂的长街满是车鸣、吆喝、喊卖、音乐。接过老板滚烫的绿豆汤,转身就看见了他。和尚微笑,面若春风,世界寂静美好。
“小偷!快还钱!”尖锐的声音划破了空气。我不满地扭过头,只见一位妇女拉扯着一个男孩的手臂,脸上是扭曲的愤怒。
围观者越来越多,妇女喊得越来越响,小孩脸上憋得通红,低着头。
妇女扯着那个小孩,眼神可怕。或许是周边人们议论声太大,小孩只好妥协,从口袋里慢慢拿出了两枚五角硬币塞回到妇女手上,一把甩开松了一些的束缚着他的手,跑出了人群。
众人散开,我转个弯向小孩跑去的方向走几步,看见那男孩,也见着了和尚。他们说了什么,我不知道,只听见和尚低笑着说:“回家去吧。”小孩哭了起来。
和尚的佛袍一扬,风起,心动。
那是我在家乡第一次见到和尚,也是最后一次见到这样心善的出家人。
和尚是行走在我世界里的慈悲,那慈悲短暂却永恒。他能温暖初春时冰凉的石长椅,让孩子凉凉的心流出滚烫的热泪。
曾有幸读过一篇美文,里面写到一段:当你半夜起来为冷得瑟瑟发抖的陌生人打好空调,盖好被子,陌生人看了你一眼,那一眼就是对你慈悲与善良的感激。好人是行走在这个世上的慈悲,是人类最后的希望。和尚是个好人,他做了一件好事,不苛求对方知道,不索取对方回报。身正心清,流浪于世间。
佛祖云: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后面应该再加一句:以爱济世,以善待人。
我以为的好人,也同样如此,慈悲,心善,为人,爱世。
【篇二:我的住校生活】
今天晚上,寝室里只有我一个人住校。我对邓老师说:"要不然,我今晚住隔壁刘中轩那个寝室吧,因为我一个人住,真没有什么趣儿。"邓老师是个心善的人,她当然同意了。
我到了刘仲轩的寝室里,大家都已经洗完澡了。我心里想,今天4号寝室的同学们被老师批评了,说中午睡觉的时候不安静,还被扣了分。他们一定不开心吧,既然我来了,就来演一个搞笑剧,让大家开心开心。一听说演搞笑剧,大家都乐了。黄义康说:"我们先来编剧。"我说:"那我就来当导演。"于是,我们的故事就开始了——
一个同学走在路上,一边走,一边津津有味的在看书,另一个同学正唱着歌走在他后面,还有一个同学走在最后,他手里拿了个冰激凌,一边吃一边走。这三个人不小心撞在了一起,吃冰激淋的不小心滑倒了,把冰激凌抹到了看书的那个同学脸上,看书的那个同学被吓住了,慌乱中把书扔了出去,正好打到了唱歌的那个同学头上,那同学大声叫道:"哎呀!"三个人就一起晕倒在地上了!我们演完了,乐得哈哈大笑。时间不早了,我们躺在床上,慢慢地回味着剧情,甜甜地睡去了。
住校,也是我童年生活的一部分,回忆起来,甜甜的。
【篇三:“及时雨”老爸】
都知道水泊梁山里的老大宋江号称“及时雨”,我们家也有一位“及时雨”,那就是我老爸。
老爸很有宋江范儿,对朋友很讲义气。有一天晚上,我和妈妈已经吃完饭了,老爸才回来。一进家,他就急急钻进小屋,翻箱倒柜了一番,拎着两瓶白酒走出来。妈妈眼一翻,唠叨开始了:“一天到晚,你都干些什么?给孩子做的什么榜样?”
“单位老郑从内蒙古回来了,要请我吃饭。”爸爸笑嘻嘻地说道。
“哟!别人请吃饭,你还自带‘饮料’呀!”妈妈有些不满。
“酒嘛,放在家里,一个人喝也没啥意思,大家喝才尽兴。正好,给他省俩钱。”有酒大家喝,绝不独享!我的老爸很慷慨啊。
除了讲义气,老爸还特别心善。十一小长假,遭遇秋雨绵绵,我们哪儿也去不了,只能宅在家里看电视。爸爸闲得无聊,就想溜出去透透气。出门不大一会儿,他拎着一大袋枣兴冲冲走进客厅。“儿子,这枣挺新鲜,来尝尝咋样?我吃了,怪甜。”说完,他又往嘴里塞了一颗大枣,津津有味地嚼起来。妈妈看了看这一大袋枣,足有四五斤,就气不打一处来:“你准备开枣店呀?孩子不爱吃,你一个人又吃不完,买这么多的枣,不发霉呀?你是有钱没处花了吧?”
“看那个卖枣的也不容易,天都黑了,还剩那么多。多买点,他也可以早点收摊回家。咱家吃不完,可以给邻居送点品尝品尝。”爸爸笑呵呵地回应。
当然了,老爸不仅仅是对外人讲义气、心善,对妈妈更是关怀体贴。小长假最后一天,爸爸带我和妈妈到南阳购物。在女装店,妈妈看中了一件玫红色羽绒服,衣服穿在妈妈身上,让我们眼前一亮,这件衣服收身紧凑,大小合适,颜色适宜,灯光下,映衬得妈妈更加高挑迷人。妈妈高兴地对着镜子左看看,右看看,一看价钱高得有点离谱,老妈皱起了眉头,犹豫起来。老爸什么也没说,一转身走向收银台,帅气地掏出一张银行卡,说:“结账,把那件衣服包起来。”收银员笑容满面:“先生,你真有眼光!那件衣服很适合你的太太。”回家路上,妈妈还是心疼不已,一路上喋喋不休。爸爸的回答却霸气十足:“只要喜欢,就别心疼钱。钱花了,还可以再挣嘛。”
这就是我的“及时雨”老爸,有这样的老爸,我真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