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最是深情留不住】
若只是遇你如一曲惊鸿,未能濡沫以共,未能醉此一蛊,还不如忘记梦里这场朦胧,独身月明中。——题记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七十五岁时的陆游故地重游,但这旧时之地早已物是人非,我仿佛看见,一位白发老翁,佝偻着背,在这门前徘徊,犹豫,迟疑,良久之后,才缓缓向前挪动……我轻轻地跟在他的身后,走进沈园,走进他的世界。
一场小雨淅淅沥沥,打在老翁的脸上、眼角,我望着他,他头也不抬,只是双手背在身后,与一块隐在茂密树叶中的石头擦肩而过。这块石头就是诗境石,“诗境”二字,是这位老翁题上去的。这块石头的特点是“瘦、透、漏、皱、丑”,正印证了老翁此刻的心情——谁能体会到他当时孤身一人,在此地怀念早已不在人世的心上人时的悲痛呢?也许,只有这块石头懂他,它把他的故事,刻在自己的皮肤纹理中,封锁千年。
雨滴逐渐增多,密密的水珠滴挂在眼前这座桥上的青石板旁。老翁停住了,若有所思地望着桥下的流水,一去即逝,往事亦是惘然——“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七十五岁的陆放翁站在桥上,看着桥下碧波长流,竟见昔日的爱人唐婉向自己走来,如一曲惊鸿,如梦中所思一般,她那亦真亦幻的倩影深深刻在他的目光之中。我步步涟漪念你,怎奈青丝老去,却还那年白衣,打马浣溪,已不必挽留,早在陆游母亲的一声休令之下,他们就已缘分殆尽。
终于,一场大雨如期而至了!老翁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快步走过那伤心桥,来到一方亭子,亭子上挂着一幅匾,匾上刻着三个清秀的字体“孤鹤轩”。陆游晚年官场失意,无人理解,又与唐婉一别。他自喻“孤鹤”,老翁独立亭中,仰望碧霄,想当年被世人冷落之时,就是这“孤鹤轩”陪他苦中作乐,把酒寻欢啊!雨,已不受控制,自顾自地下着,那一声声落地时的脆响,就好比“大珠小珠落玉盘”,令人心驰神往,江南烟雨,我自是愿为你风露宵立,皆因你,梦里相依……
再苦的时光也会过去,悲伤至极之时,枯枝有雪,指上凝结,他挥笔题下着琳琅风月,字字如蝶:“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这流传千古的《钗头凤》与唐婉的一首“世情薄”形成人们为之叹惋的一段爱情悲剧。此刻的我面对这滂沱大雨,似乎也感受到了唐婉那副“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的无奈和“风月入我相思局,怎看相思未相许”的惆怅
“人成各,今非昨”。陆放翁在八十四岁最后一次游沈园时不仅悲伤感慨:“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忧梦太匆匆。”最是深情留不住,悲情浸润当时人,给后世留下的便只有肤浅的理解与似懂非懂的那一丝同情。
情如风雪如常,却是一动即殇。走出沈园,雨势仍旧不减,但老翁却已消失不见。心似千结,唯愿君如瑶台花上蝶,花落蝶成雪,白发无相别。他走了,带着他凄美的爱情故事,感我此言良久立,风吹雨淋,沈园沉默千年。这段路是走完了,但老翁的背影和雨声带来的惆怅还是落入我心底,泛起一圈圈涟漪……
【篇二:有这样一种声音】
“妈妈”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一个多么美好的声音。唇启间,是两个字流露出来,这纯净的字眼洗净了世间一切污物尘灰。
当我呱呱坠地时,眼睛还紧闭着,两只手胡乱的拍打着,感受着新世界的陌生。一双大手握住了一双细嫩的小手,这是妈妈粗糙的大手。当我睁开双眼,探索着新世界的奇妙时,一张小嘴还闭着,无法抒发对新世界的感情,一双大手抱住了我,传递与我无限温暖,那双手是妈妈粗糙的大手。当我牙牙学语时,第一个从口中崩出的词眼,是“妈妈”。当这个美好的声音从我嘴中吐出时,时间仿佛静止在这一刻。妈妈笑了,笑得那么灿烂,绚丽多彩。
我蹒跚学步,一次次跌倒,一次次撇撇嘴大哭,哭后第一个从心底崩出的词眼是——“妈妈”。这个温暖的词眼,这种美妙的声音,犹如一场甘雨浇灌在妈妈的心里,甜滋滋的。甜蜜的微笑在妈妈的脸上蔓延开去,宛如春波荡漾,时间仿佛定格在那一刹那,把最美的微笑记录下来,这种微笑来自于一种声音——“妈妈”。
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宁静而漆黑的夜晚,我进入了甜美的梦乡,一道闪电划破了整个天空,也撕碎了我的美梦,破坏了美好而宁静的夜晚,我毫无犹豫,第一个想到的词眼,是——“妈妈”。当这个美妙的声音再次响起,如同一声惊雷惊醒了妈妈,当那个带着母爱光环的人来到我的身旁,一双手轻柔地抚弄着我额头的碎发,把我再次带入梦乡。而这时,那个美好声音的来源也有些憔悴了,但还是带着甜蜜的笑容睡下了,不再惊醒。
我在妈妈撑起的蓝天下自由地翱翔,不必怕秃鹰伤害我,因为我有一层母爱的光环保护,利爪也刺不破;不必怕老虎吃掉我,因为我有一层母爱的光环,再凶猛也咬不破。
有这样一种声音,是——“妈妈”,它点亮了我心中最亮的星,也触碰到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而这个声音的来源也是我最亲爱的人,最疼我的人,她是——妈妈。